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注“留守群体”与新农村建设刍议
时间:2011-06-20 14:47:49  来源:龙凤论坛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历史进程中,劳务经济在为地方特别是贫困山区带来不菲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诸多新课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方面农村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纷纷进城打工的“流动大军”日益庞大,一方面建设新农村的“主力阵容”则名不副实、尴尬无奈。被称为“386199”部队的留守群体(妇女、儿童、老人)处境窘迫,“当下新农村靠谁来建、建好了新农村谁去消受”的问题已然摆到我们面前,亟待正视并认真求解。本文试图以恩施州农村为视阈,立足来凤县情,探析关注留守群体、改善农村民生,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之路径。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号角业已吹响,既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更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无疑,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广大农民。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方面农村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纷纷进城打工的“流动大军”日益增多,一方面建设新农村的“主力阵容”则名不副实,农村大量青壮年因外出打工而大幅缩减。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恩施州各县市,均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发展的一大举措,取得了很大成效,并成为中西部贫困山区一大劳务输出地。但是若从另一个角度考察,这种劳务经济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弊端——当地农村人力资源不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特别是男性劳力外流,导致当地农业生产成问题、子女教育成问题、赡养老人成问题、社会治安成问题、农村家庭关系亦成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可以说,这一方针包罗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

2、十分尴尬的“主力阵容”与担当重任不匹配

被称为“386199”部队的留守群体(妇女、儿童、老人)何以担当得起建设新农村的历史重任?这是“主力缺位”窘境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不得不正视的现实。看当前,留守妇女及留守老人大都成了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看未来,农村成长起来又没进城的下一代将挑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面临的尴尬是:一方面,“386199”部队不足以担此重任;另一方面,照目前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建好了新农村谁去消受?从建设新农村的“人力”资源角度观照,单靠农村“留守群体”恐怕难以为继。

二、农村“留守群体”面临问题普遍堪忧

1、农村“留守群体”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农村留守群体即已诞生,“留守问题”随之而来。近年来“打工潮”日益波澜壮阔,“空巢”家庭大规模涌现,留守群体的生存状况就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担忧。“留守群体”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既是特殊群体又是时代产物,始终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恩施州农村,外出打工人员也较为庞大,这些“打工族”形成的同时逐渐催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族”——留守妇女、儿童、老人(俗称386199部队)。

2、农村“留守群体”面临的问题不容乐观。

近年来,有关农村留守群体生存现状的报道不少,大多见诸各级各类媒体,其中有些报道所反映的现实境况令人揪心。更值得引起关注的是,有关留守妇女感情生活缺位、精神文化生活缺失而导致的悲剧性新闻频发。比如,今年上春广东某地一留守妇女竟与看护家园的公狗交媾……

目前,从总体上看,恩施州农村留守群体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演变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比如,子女教育问题(农村学校和农村家庭)、农村道德风尚问题(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问题,等等。

生存压力较大。具体而言,留守妇女主要是农业生产、教育子女和赡养老人、感情生活方面的压力;留守儿童(学生)主要是性格缺陷、形成健康人格方面的压力;留守老人主要是看管孙辈、精神生活方面的压力。从来凤县开展专题调研所掌握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同样令人不安。2010年来凤全县留守妇女达万余人,留守学生、儿童也差不多万余人,留守老人达5000多人。留守妇女在守着家中的“一亩二分田”劳作不辍的同时,又要管教孩子、赡养老人,家庭重担全落在一个人身上。颇为突出的问题是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对留守学生(儿童)而言,家庭教育不到位、亲情关爱不到位,加之一部分祖父母过分“溺爱”,其健康成长很受影响;有的学校负责人反映,很多留守学生在家难管、在校难教,性格孤僻,少言寡语,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部分留守老人精神孤寂,心灵虚空。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员,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调查发现,这些留守群体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留守儿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隔代抚养和寄养的孩子比较多,他们受到家庭关爱比较少,存在一定辍学现象,有些孩子由于缺少有效监护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惯;二是留守老人既要承担繁重的抚养孙辈的任务,又面临无人赡养的问题,不少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要负责看护庄稼和操持家务,一些老人由于缺少儿女照应,生病得不到正常护理,生活比较艰苦;三是留守妇女负担很重,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农活,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些留守妇女权益受到侵犯,时常发生性侵扰事件;四是留守群体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他们的精神压力很大,存在明显的自我封闭心理。

无论是来凤县开展的百户问卷调查,还是有关机构的课题调查,以及一些新闻宣传报道,都足以说明当前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留守群体”生存境况普遍堪忧。

早在2005年进行的《农村留守人口生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即已指出: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满意度。

三、关注、帮助“留守群体”乃改善民生之要义

1、“民生”问题的提出。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何谓民生?《辞海》中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历代志士仁人包括正直文人都非常关注重视民生。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长叹,饱含了诗人对百姓困苦生活的哀怜;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胸怀,体现了中国古代正直文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均表达了一种高尚的民生情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不仅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同上,第825页)“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同上,第835页)

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民生这一概念,但毛泽东思想中包涵着丰富的民生思想。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郑重地指出:“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他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多次强调关心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性。

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2、党的十七大以来重视“民生”不断升温。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改善民生,可谓成效显著。

进入21世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党的十七大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布局之中,可谓高瞻远瞩、切中肯綮,把握了时代脉搏,顺应了民心民意。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6大重点民生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我们党和政府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民生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十七大以来解决具体民生问题日益受到各级重视,且成效斐然。近几年来,民生问题成为每年的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之一,中央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资金逐年增长,这些都是明证。

3、关注农村“留守群体”是改善民生的题中之义。

农村民生是“三农问题”之根本。我国幅员辽阔,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所在。在改革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繁重而艰巨,就城乡而言,当以农村为重。这是由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决定的。

高度重视、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民本精神,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都属于现阶段农村的民生问题,都是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以事为中心的视角观察分析问题。若以人为中心加以考察,也许更加深入。如今是哪些人在广袤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毋庸置疑,是那些留守群体——特别是那些留守的妇女和老人。在农村地区,是哪些人的民生问题最需要解决?是这些留守群体。

就当下恩施州农村而言,建设新农村是引领千家万户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重大举措。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及老人等“留守群体”。对农村留守群体给予关注,了解他们的种种关切,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颇为紧迫。事实上,农村这“留守”一族已成为影响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因!因此,应当把关注留守群体纳入民生建设的范畴,作为民生工作的内容。一句话,关注留守乃农村改善民生之要义。

当前,转移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与集中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则是个两难选择,不可能做到“两全其美”。打工者要继续外出,留守者当继续种地。对各级决策者来说,进一步切实关注、帮扶“留守群体”,并把它作为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综观恩施州各县市近几年抓农村民生工作的实践,不难发现,基本上是以事为中心的视角,忽视了以人为中心的视角。所谓以人为中心考虑问题的视角,就是全面分析农村当前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着眼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选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把握民生问题的关键点。

农村“留守群体”犹如绿茵场上的守门员,是当前坚守农村阵地、落实发展任务、影响农村稳定的中坚力量。从根本上讲,农村“留守群体”关乎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社会稳定……一句话,没有他们,当下的农村就无任何生气可言。

在地处中西部山区的恩施州农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善民生要做的事儿很多——无论是研究出台治本的民生政策,还是临时应急的具体民生措施,都不能不将这一特殊群体纳入决策者的视野。关注并切实解决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问题,既是当下及今后一个时期恩施州改善民生的题中之义,又是重要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四、恩施州解决留守问题的路径探析

近些年来,留守问题已经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各地都作了不少有益探索,或多或少缓解了农村“留守群体”的困苦。这从媒体的宣传报道可见一斑。但是,方方面面所做的努力几乎无一例外是治标之举措,对解决问题的治本之道既缺乏研究,更没有破题。

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又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以为,搞好关爱“留守群体”这一民生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治标入手缓解“留守群体”当前之窘况;同时,更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站在以人文本、构建和谐的战略高度,树立长远眼光,寻求治本之策。

所谓治标之举,就是要认真区分农村留守群体的不同情况,在党委政府的统领之下,有关各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发挥各自优势,联袂开展帮扶行动。比如,近几年来包括恩施州各县市在内的很多地方,纷纷开展了“关爱留守学生(儿童)”活动、“农村留守妇女阳光家园”行动,等等。所有这些创举,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此,笔者不想赘述。

这里想进一步探讨的是,如何从宏观层面上建立起关注 “留守群体”、解决留守问题的长效机制。尽可能多地减少解决留守问题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从而更好地改善农村民生,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把握发展趋势,树立战略思维。“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农民,这一点无论是理论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者,对此是有着高度共识的。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则在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西部贫困山区的恩施州各县市,发展劳务经济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这就意味着,留守现象不会在短期内消除,留守问题是一个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与其视而不见或坐等观望,不如早谋应对之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准确研判农村社会发展趋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分析问题,才能掌握解决留守问题的主动权。当前,各地应切实抓住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有利契机,把关注“留守群体”作为改善民生之举措,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议题之中。

(二)加强调查研究,摸清留守情况。寻求治本之策,必须以深入调查研究为前提。无论是来凤县还是恩施州其他县市,农村“留守群体”这一特殊时代产物已经或正在引起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注意,但关注度还不够。表现之一即是对留守群体的情况信息掌握不够多、欠准确,我们在农村“留守群体”百户调查问卷过程中也深有感触。有的乡(镇)或村(社区)抑或做了些留守情况统计之类的工作,对于一些具体情况也不能清楚地说明,不少基层干部大都是“统计+估计”式地向我们介绍情况。有鉴于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建立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及留守在家人员有关情况的调查统计制度,以便于适时作出分析研判,服务农村工作决策。建立起这样的工作制度后,每年都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切实掌握外出打工有关情况和农村“留守群体”生存境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最好是由州委农村工作部门(州农办)牵头,团州委、州妇联、州民政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全州实行统一的调研运行机制(每年确立统一的调研专题)。

(三)突出恩施特点,创新工作模式。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着力创新关爱留守群体、解决留守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探求具有恩施特色的关爱帮扶农村“留守群体”的新模式。针对目前农村留守群体中的三大类人员——留守妇女、留守学生(儿童)、留守老人,注意把握特点、区别情况,探索最凑效的帮扶方式方法。

1、以减轻留守妇女的负担为重点,探索关爱之道。

一是可探索成立农村妇女生产互助组,以减轻田间劳作负担。二是有关部门可组织专门针对留守妇女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尤其是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可设置留守妇女“聊天室”,以乡镇或村组院落为单位,由上级妇联及卫生保健法律服务等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聊天”,进行心理交流,宣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以及权益保护基本法律知识,等等。四是逐步建立双向探亲交流制度。可先行试点,每年组织若干批次留守妇女到丈夫打工所在地探亲,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努力促成打工一方所在企业及其当地政府实行带薪返乡探亲制度。;(劳作负担、心理负担)、精神互慰(抚慰)、定期探亲

2、以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为重点,探索关怀之道。

留守学生、儿童的成长,关乎下一代人和未来农村的发展,不可等闲视之。从调研所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留守学生、儿童在家难管、在校难教,学习成绩平平,人格缺陷不少。因此,提升学习成绩和培养健康人格包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当属关注关心这一群体之重点。一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与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公司一道,设置专门为在读中小学生提供贴心服务的“亲情电话”,每月定期与外出打工父母沟通一次。二是利用每学期或每学年假期,组织留守学生赴外出父母打工地探亲、体验(原则上同一打工地为一个组);三是组织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每学期到校举行一次报告,帮助留守学生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3、以慰藉空巢老人的心灵为重点,探索关心之道。

在农村老龄社会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关注留守老人这个群体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目前,精神孤单、内心空落是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感受。一方面,加强对外出务工子女的教育引导和约束,要求他们在外每月给家中父母打一个电话,另外在父母过生日、患病时、年关时必打电话询问和问候,姑且称为“13”电话慰藉模式;一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可利用传统节日——重阳节,由州、县、乡三级共同组织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慰问。同时,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对那些丧偶且身体仍较健康的留守老人尽可能创造条件,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儿”。(做到电话慰藉、节日慰问、情感抚慰三位一体。)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