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
山东师范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我前几年承担了济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泰安市新型城镇化规划、济南市人口市民化发展规划等的编制研究工作,这几个规划都已被政府以红头文件发布实施。在规划编制研究工作过程中,我产生了许多思考和体会。
今天的主题是“市民·市场·市长”,市民就意味着市民化,我在做市民化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产生过困惑。山东省做了全省的市民化发展规划,又推广到各地市,有的重点县也要做,我也作为评审专家,去评过多个规划。省里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市民化的要求是自上而下任务分解,到2020年每个地级市应完成市民化落户多少万人,市民化任务压力十分艰巨,意图是促进,但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落户口,随着政府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乡村进城人口不交宅基地承包田就可以落户城市。例如一个家庭三四口,老婆落了户,带着孩子就可以在城市上学,丈夫的不落户,在城市长期跑出租,家里保留着农村户口和三项权益。以落户口为导向的市民化,遇到了重大障碍。
这时我在思考,市民化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只是以落户为标准太简单了。我做规划的过程中,试图把济南市的市民化的标准列出来,到底要想成为济南城市人,应该享有哪些权利,政府能够提供哪些公共服务。曾经想做这件事,实际太麻烦了,哪个部门谁也说不清楚,再加上省里也没有定标准,我也打退堂鼓了,在其他方面做了一定创新,顺利通过了评审研究,还得到了高度评价。现在我内心仍然存留这样的问题,就是市民化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市民待遇是什么?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市民化的具体落脚点在哪里?如果为一个城市拉一个清单,能列出哪几条必须是要保障的,或者说在今后五年时期,一二三四线城市,不同类型的城市列出不同的清单,这个事情我觉得很重要。中央一直在高调提新型城镇化、市民化,但这个事情一直没做,全国各地官方都没有落地,这才是接地气的事情,不然市民化就是假大空和模糊概念。如果这个事能够启动起来,各个城市在评价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成绩大小,进步大小,就看市民化的这些标准哪个城市落实了8条,哪个城市落实了10条,每一条的数据水平是在100还是80,可以量化,既有指标的种类,还有每个指标水平的高低。
如果这个事情能够通过研究,通过制度设计推出来,就使得城市人口的争夺战变得简单明了。人们选择哪个城市,就看各个城市能够给出哪些市民化待遇即公共服务及保障水平,做到什么水平,人们就更容易做出选择,也能够激励各城市为了吸引人口做更多的公共服务,比赛对人口的吸引力。
第二个问题,我想谈谈关于户籍改革的问题。目前为止,政府下大力气要推进户籍改革,放宽落户政策,把户口当作推进城镇化工作一个重要的抓手。时代不同了,新时代,户口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推行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就需要淡化户口。我明确建议取消户口,有城市居住证的人就是本市市民(统计为本市常住人口),通过居住证就可以落实越来越多的市民权益问题,户籍制度已经完成历史使命。
户籍现有的功能要一个一个做专题破解。许多乡村人口甚至不愿把户籍转移到城市,我觉得还是可以探讨,研究出破解的方案,不是死结,我认为有解。比如农村的户口,带着集体收益和宅基地责任田的权益,可以股份化,把户籍以股民的形式来进行集体股份制改制,许多地方多年前就在做,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取代户口。与户籍有关的还有高考录取分数线,一个省区一个水平,分数地区差这对国家公民是很大的不公平。建议国家教育部制定规则,全国招生的高校招生名额按照各省区人口比例公平分配,高校驻地城市享有毕业生就业的优先权已经是获得了地方利益。同时鼓励人口大省加大投资办大学力度,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和提高培养质量,逐步实现教育均衡,这样户口对上大学的影响即可弱化甚至消除。
至于城市户口所含的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要一条一条清理,市民化的待遇到底是什么?我想大致是,劳动权益、政治权益、农村权益、住房保障、子女义务教育(入学)、就业培训和信息服务、公共卫生(儿童免疫接种)等,至于医疗保险都已经分类了,山东济南市设了三个档次(取消新农合),居民可以任选,交费多少不同保障程度也不同,如果想多保障,就交第一档的,打破了户口的限制,我觉得医保不存在问题。对此一条一条清理出来加以改革规范。学区房的问题,现在争夺很激烈,政府要采取更大的措施让学校质量均衡化。退一步说,学区房很贵,农民工新市民也住不起,这对原居民干扰也不大。可以一项一项研究破解办法。
总之,有居民身份证和居住证,我觉得取消户口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将释放社会活力和生产力,促进城乡融合,意义重大。建议城市化委员会可牵头做这项工作,也建议国家选择一个省区做取消户口的试点,三年后向全国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