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迪华:理解西方,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问题
时间:2010-10-11 14:48:39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李涛 

aef7e3ead3422a7f744dc45c3cd8ebdf.jpg

简历

北京大学生态学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城市生态学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教学。

作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的一名教师,李迪华凭借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得学生的爱戴与尊敬;作为一名城市生态学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知名专家,凭借精湛的专业造诣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备受业内人士推崇。采访中,他直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速度的加快,人类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缺乏明智的规划和决策,特别是以土地综合设计为核心的景观设计学科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正确看待“申遗热”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申遗热”。据建设部统计,中国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城市的已经排队到本世纪中叶。李迪华直言,目前“申遗热”是一种地方政府从经济利益出发的、错位的关注与投入,这种热乎劲是不可能持续的。之所以称之为错位,是因为地方政府对待遗产的态度多是“轻利用”、“轻保护”,与地方“申遗热”相伴的是参观门票的“加价热”。

关于保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序言中表述得非常明确,即“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关于保护责任,《公约》中也表述得非常清楚,是国家责任,特别强调签约国应该“竭尽全力”利用本国资源保护世界遗产。

李迪华说,我国政府于1985年加入《公约》,在遗产申报和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卓著,与地方政府遗产申报热潮极不相称的是在履行国家责任方面的冷淡,如:《公约》在中国由两个部门管理,很多年前相关专家就呼吁成立国家级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专门管理机构,然而至今毫无音信;缺乏与《公约》相匹配的国家文化与自然遗产体系,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别跻身于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与名村、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不同条块中,管理和保护的依据与力度千差万别,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甚至私人企业在全权管理着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而所谓的遗产利用,不过是观光和收门票,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文化与艺术价值展现被忽视,这就是“轻利用”。高昂的门票价格对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而言无异于要求低收入人群购买奢侈品,这让他们哪里还有心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尤令人惋惜!”

城市景观不应脱离人的尺度感受和实际需要

在城市建设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喜欢建造一些标志性景观,这引起了一部分专家、学者的诟病。然而,李迪华向记者表示,标志性景观本身没有错误。人的本性中有彰显自我的倾向,因此,从古至今,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很容易就能找到标志性的建筑或者建筑元素,如: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昆仑山、中国古村落中的戏台、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寺庙的塔等等,以及西方城市中的教堂与市民广场,这些都具有强烈的标志性。没有人批评这些标识性景观,相反,人们常常留连于它们周围,体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他说,今天一部分人之所以批评标志性景观,是因为一些城市标志性景观的建设脱离了人的尺度感受和实际需要,建设消耗的公共财政资金脱离了城市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中国社会逐渐发展走向法制化、民主化的今天,这种建设标志性景观的方式显然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

“标志性景观是当地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和归属、是当代人的生活面貌在某个具体景观要素或某个具体场所上的集中体现与升华。标志性景观的价值就在与此,判断一个新建标志性景观是否成功的主要评价依据也应该在这里。”

在我们的社会认知中,有把文化等同于“文明”的狭隘的理解文化的趋向,这导致人们对文化的态度常常是阳春白雪、高不可攀、脱离现实,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是开放的,是在特定地域空间中,人类群体共同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那个地方人们群体生活的整体状态。

李迪华强调,只要开放的理解文化,人们就变得非常自信了,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是所在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和代言人,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是不需要刻意地求新求异地“打造”和建设。但是,一个地方的文化需要梳理,需要不断因势利导地补充新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是需要创新。

“文化与城市物质空间、实体景观要素的结合,就是城市景观。城市文化的物质部分就是城市景观,这样说是没有错的” 。

能否理性面对问题是发展的最大挑战

目前,我国已迈上城市化的高速路,在这个以全球化为特征的时代中,当代景观设计学,尤其是中国景观设计学的发展毫无疑问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李迪华坦言,中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快速发展、乡村剧烈改变、全球化的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问题本身不是我们的挑战。机遇就是为今天面临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案,中国未来发展的真正挑战在于我们能否理性面对问题、能否超越世界已经形成的经验并提出中国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

李迪华直言,中国若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直面、并解决好三大挑战。首先,能否正确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绝不可以思想上闭关自守。实际上,所谓的“物质主义”是人们对美国形象的概括,以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走出物质主义的怪圈,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甚至美国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处于发展中,有机会避免走美国式的发展弯路,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理解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当然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坦率地说,我们对今天的问题认识还相当肤浅”!

其次,能否理性对待西方经验与教训!三十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不蹈西方覆辙”,实际上,在环境问题上我们却基本上在重复西方走过的老路!“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西方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不够,对他们经验与教训一知半解,这样的后果是,一遇到实际问题,自己的方案就失效了!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看,我特别想说的一句话是‘理解西方,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问题’”。

最后,能否理性地对待国情和传统文化!李迪华略显遗憾的说道,目前,国情和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前进的包袱,已经成为一部分人拒绝深入研究西方经验与教训的借口,已经成为拒绝反思我们自己形成的经验与教训的借口。这些非理性认识已经阻碍了我们摸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进程,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