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红利消失了吗?如何发展0-3岁托育?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上述话题不仅被代表委员们所关注,也频频登上热搜,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
3月7日,长期从事人口学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为上述问题“开药方”。
关键在于经济社会政策
《21世纪》:目前有一种观点,称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重等因素,我国的人口红利消失。对此你怎么看?
贺丹:按照人口学的概念,人口年龄结构比较有利时,即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高,抚养比低于50%,是收获人口红利的窗口期。按这个标准来看,中国还有十年左右的时间。
需要明确的是,人口红利是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深而减少。另外,新生儿出生增加会使人口红利加速消失,因为非劳动年龄人口中,除了老人还有儿童。我们人口红利期缩短,主要是因为老年抚养比的上升。
能不能实现人口红利,不是人口年龄结构决定的,而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制度决定的。能否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是能否实现人口红利的关键。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收获人口红利的四十年。我国能够收获人口红利,除了人口年龄结构有利这一基本条件外,改革开放、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劳动力要素流动、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才是最重要的。面对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加快,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我不赞成人口决定论,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能由人口数量和结构简单判断。人口很重要,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基础性、战略性、长期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影响。起决定作用是相关政策能否与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状况相协调,能否充分利用人口发展状况、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势实现发展。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又促进人口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的提升。以后,国家在充分挖掘人口红利的同时还可以收获人才红利、健康红利。
《21世纪》:如何看待我国的低生育率问题?
贺丹:首先要有一个认识,低生育率和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不可逆的,是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生育水平的下降。我国人口基数大,14亿的人口规模要至少持续15年以上,将长期面临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的双重压力。对于低生育率问题要高度重视,但不要过度焦虑。
需要高度重视是因为,生育率过低对人口自身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很多影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如果没有提前做好相关制度准备的话,以后解决会很困难。但也不要过度焦虑,因为人口变动是长周期的慢变量,在外部条件影响下,在适当的政策干预下,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会有一个自我调适的过程。
当前最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劳动力素质。我们的存量劳动人口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原因。
另外,对健康的投入同样不可忽视。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与发达国家比差距不大,但健康预期寿命,即健康地生活多少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优先投资于人的教育、健康,是不会出错的,可以重塑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鼓励家庭“托育点”建设
《21世纪》:0-3岁托育是2019年全国“两会”的重点,被多次提及。请问你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贺丹:相关部门一直在研究0-3岁托育的政策,应该很快就会有这方面的政策意见出台。我们曾配合原国家卫计委做过调研,0-3岁的托儿需求的确旺盛,40%的家庭都有需要,尤其是2-3岁的孩子。很多人不愿生育二孩的原因主要是没人看、没人带。
目前0-3岁还没有纳入国家的学前教育规划或公共服务范围内。这一方面还是空白,是很明显的短板,不像3-6岁学前教育,国家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因此需要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包括政府加大投入。
0-3岁托育如何做,政策和标准都需要研究。婴儿照料还是要以家庭为主,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但是家长要有喘息的机会,就需要符合条件的能够照看孩子的人婴儿照料。托育机构的建设需要时间、资本、投入,如何在花钱较少的情况下切实解决问题?我认为可以鼓励“托育点”的建设,基于邻里间的信任,就近方便婴幼儿托管。
例如已经退休的老人,可以鼓励他们通过一定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在家提供托育服务。这是一份正式工作,能有收入,方式也比较灵活。在家庭、社区设立托儿点,应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目前,幼儿园供不应求,尤其是大城市,符合条件(3-6岁)的都收不过来,招收3岁以下的很少。应该有政策支持,鼓励幼儿园招生向下延伸1岁,这应是未来托育机构发展的一个方向。
《21世纪》:“一老一小”是最大的民生。除了小,老龄化问题同样不可忽视。请问你如何看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养老问题?
贺丹: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中国老龄化速度较快,因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处于出生人口高峰期时每年出生人口规模很大。2018年我国有1523万新生儿,但上世纪出生高峰期,每年出生人口在2000万以上,最高年份接近3000万,这些人现在正在进入老年。
我们现行的养老制度、养老服务体系对老龄社会的到来还准备不足。随着社会经济变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靠子女照顾老年生活已经很不现实。尤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老人大多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对他们的照料专业性要求很强,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失能、半失能老人规模会持续扩大,他们的照料还需要机构或社区支持,单靠家庭很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政策信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该是应对老龄化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能够为老年服务提供支持,也能减少国家的医疗负担。加入保险后,一旦老人进入失能、半失能状态,在家中、护理机构都能得到保险补贴。
按现在的政策,不住医院就不能报销。但在医院护理、长期照料老人,需要占用床位等医疗资源,服务成本很高。因此,长期护理保险大方向应是社会保险而非商业保险,这应是一种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但运营方式和模式可以引进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