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越来越多地谈起两个字:文脉。谈文脉,究竟是在论什么?对此,需要一分为二地考虑。
一方面,这是好事,代表了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说明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根植于此的历史文化对于城市的作用。这是一种基因,是一座城市真正的文化遗产,是其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本质所在。
另一方面,这又值得警醒,因为很多地方的历史文化遗存都到了快亮红灯的关头。就像我们谈论雾霾,是因为它时刻围绕着我们,让我们艰于呼吸,威胁到我们健康以及下一代。如今的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建设里,呈现出千城一面的势头。本土历史文化的缺失,就像雾霾一样,已经不容回避、无法逃避。
讨论文脉的主体也很多,最常见的有三种。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禁令,颁布政策,提出保护措施等。第二,房地产商,在项目的广告牌和施工围挡上,写上“文脉”二字,似乎瞬间就有了文化和担当,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第三是学者,从官方到民间,从庙堂到江湖,从在论坛上发帖到施工现场振臂疾呼,他们不停地发声,希望在自己的话语在推土机隆隆作响的声音中引起多一点注意……
这就是我们当下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幅现实图景。虽然角度不同,意见多元、目的不一,但众声喧哗之中,延续文脉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些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那种自然自发的秩序、那些萧索乃至已然破烂的建筑,都是我们城市最宝贵的财富。
应该说,这一共识来之不易,是在付出无数代价之后才得来的。如何延续城市记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体现其活的历史,这是当下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期杂志的封面报道,通过对国家政策的解析、对一些城市样本的分析以及访问多位专家的观点,呈现中国在延续城市文脉方面的现状,努力探求破局之路。
在谈及老北京城时,一位专家的话让我颇为触动。他说:“在人脉上、人气上做好文章,让新老北京人在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中充分融合,让北京城的文化可感受、可弘扬、可复制、可扩散、可传承……是一件心情迫切,却又必须久久为功的事。”
当然也要看到,中国这三四十年来的城市化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理论一直有所缺失。在这一领域,有学者孜孜不倦,奋勇向前。比如,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朱建江先生,将从政三十余年中参与上海城镇化的实践,与最先进的理论相结合,力图找到“中国城镇化取得成就的来源,为世界贡献智慧”。这无疑是可敬的。
还有一些事必须一说再说,就像城市公共安全。10月,四川达州一人行道路面突然塌陷,4位无辜行人遇难,包括一对重逢了不足6个小时的父子,以及一对新婚只4天的夫妻;还有举国震惊的重庆公交车附江事件……这样的惨剧让我们切齿痛惜。本期杂志,我们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顾问范维澄先生,深谈“城市应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城市,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踩着脚下的街道,无论市民、暂住者还是过客,你与城市都是一体的。所以,请珍重这个城市的一切,她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通过此刻,与每个人血脉相连。对于我们的城市,眼睛里不应该只有GDP、消费以及享乐,还应该有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