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校内减负校外增,症结在哪里
时间:2018-02-05 09:27:13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陈进红 
       学生课外负担有多重?杭城某小学校长做了个两会提案调查。调查发现,周一至周四,晚上开始参加培训的占50.0%,甚至20.1%的学生参加2个以上的培训班。到了周五至周末,没有参加培训的仅8.8%,参加2个班以上的占70.9%。

  课外班大行其道,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课外负担重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列为非补不可的“民生短板”。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喊着“减负”“减负”,但事实上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从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道“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国家层面已发布了9道“减负令”,地方出台的“减负令”更是不计其数。

  在一道道减负令下,学校确实是减负了。孩子们的书包轻了,公办学校一二年级只有口头作业,放学时间甚至比幼儿园还早。当我真的相信中小学生被减负到没有压力,可以“放养”娃了,我身边的朋友幽幽地说,等到三年级你就后悔自己当年有多天真。减负只是减掉体制内公立学校的负担,小升初考民办中学才是大家挤破头去抢的。虽然,民办学校很多年前就禁止通过考试选拨了,但各种名目繁多的变相选拔仍一直在进行中。想要进入优质民办初中,除了四年级以后要求全优,各种竞赛的名次奖状成了最有说服力的敲门砖。

  为了迎合应试需求,课外补习成了一些学生的主餐,学校教育反而被弱化。语文出版社原社长王旭明认为,从教育内部来说,重考试、轻课堂,课上问题没解决,只好到课下解决,这是各种培训班盛行的重要原因。减负只是把之前在学校的压力转移给了家长,升学的压力不减,上升的通道不变,减负最终只能变成一句年年都喊的口号。

  事实上,比赛的“起跑线”也越来越早。为了能考进民办小学,幼小衔接补习甚至是奥数早已在幼儿园开始大行其道。孩子们不是在课外班上,就是在去课外班的路上。中小学教育越来越走入了“减负减负,越减越‘负’”的怪圈,结果是苦了孩子、累了家长、害了老师,富了三班(补习班、培优班、兴趣班)。

  一方面是学校减负后的轻松自如,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的热火朝天。正如媒体报道,体制内的素质教育与体制外的应试教育离奇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今天城市教育最熟悉的图景。当年一篇《疯狂的学而思》将偌大的教育培训市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一次次的报道之后,并未改变教育之现状。

  教育的宗旨、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公平性,现如今家长们谈起教育来堪比专家,道理谁都懂,但在被裹挟的教育环境下,如何能做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淡定家长。

  课外负担重成了民生短板背后,被模糊的只能是义务教育的宗旨、公办学校的功能和政府依法行政的责任。教育减负光靠政策的棒喝,显然远远不够。校外教育培训热,主要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想减负,但减负的一个前提是能保障在校内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更多的多元化选拔标准。

  但问题不仅于此。应当说,近些年来,各地的教育部门为此想出了许多招数,但收效却很难说。因为,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些家长面前,一切都没什么用处。因为他们的普遍心态是,口里抱怨着负担,但却期待着自己的儿女能成为人中“龙凤”。校内减负校外增,根本原因未尝不是家长在后面推动的。因此,家长有个平和的心态比教育局的各种措施可能更加管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