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黄亚生:中国要向“市场城市化”过渡
时间:2011-01-27 00:00:00  来源:《财经网》  作者:黄亚生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前,中国的城市化进展缓慢,城市规模普遍较小,城市人口也不多。此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个过程伴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拓展。

中国的“政治城市化”

我们先从“城市人口增长”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中国城市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27%上升到了1999年的34%。这个比例在2008年又进一步增加到46%(见图一)。另外,此期间有大量农村户籍人口转移到城市居住和工作。根据官方数据,2000年-2008年间,约有8100万的农民到城市打工。

从“城市土地面积拓展”看,可以发现同样的趋势,即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加速。在这里,1995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此前,中国的城市面积增长缓慢;此后,城市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开始持续增长。

中国的城市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换句话说,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市场作用不明显,而地方政府在推动城市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我创造了一个新名词——“政治城市化”,以强调政治力量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

中国的“政治城市化”有多种表现:首先,中国政府维持了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户籍管理制度,同时积极推动劳工市场的自由。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创造了一支没有任何社会权利的庞大劳工队伍。农民可以相对自由进城打工,但他们不能享受任何城市福利。户籍制度设定了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格局,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进程。

其次,土地国有制为政府进一步影响城市化进程创造了条件。在中国,由于土地是国有的,政府拥有土地的支配权,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土地直接操纵和影响城市化进程。从2000年起,各级地方政府被授予土地征用权:它们可以“城市发展”的目的,征用农村土地。这就大大加强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对城市化进程进行干涉,并从中获取最大利益。

除了通过以上两种政治设置(户籍制度和土地国有制)影响城市化,中国政府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要经济政策,也间接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影响着农民向城市流动。一方面,中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对农村实行了一系列的抑制性政策,导致了农村的整体凋敝。这些政策包括减少农村财政支出、打压农村非正式金融、压制乡镇企业发展,使农民失去了在家乡谋生的机会。在打压农村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大力促进城市发展,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高楼大厦,为引进外资设立各种优惠条件。这些政策逐步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扩大。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反差最终逼迫大量的农民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群体。

中国城市化深深的政治烙印,使其拥有很多反常特征。

“城市化”需要“去政治化”

一般来讲,城市化的一个经济定义就是消费增加。但中国出现相反的现象。世界银行提供的有关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在2000年以后表现更加明显(见图二)。具体说来,在1990年,家庭消费占GDP的比值达到了47%,而这个比值在2007年下降到了32%。

图二也进行了国别比较。通过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对照,我们发现中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比美国低了20%到30%。事实上,中国这个比例不仅仅落后于美国,也比日本、韩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家低20%左右。

中国城市化没有提高消费水平,这可以从中国“三大消费群体”——市民、农民和农民工身上找原因。就城市户口居民和农村户口居民而言,相对于中国城市化规模和中国快速的GDP增长,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显著提高他们的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GDP增长数据比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个人收入增长速度自1990年后远远落后于GDP增长。由于收入没有明显提高,我们不能期待市民和农民能够提高消费水平。

对于农民工群体,情况要复杂一些。从2009年和2010年,我和中山大学、《南方都市报》发起的对广东省农民工的调研结果看,农民进城打工,确实能够比他们在农村务农有更高的收入,但这个提高是一次性的,并没有形成持续提高的预期,而人的消费是取决于现时收入和对将来收入预期的。这次研究同时表明,农民工并没有提高消费水平。

为什么农民工提高了收入水平,却没有提高消费水平呢?一方面,农民工的收入增长有限,农民工的收入提高是“一次性”而非“持续性”的。这种收入提高仅仅发生在一个农民向农民工转变的时候,一旦这种转型完成之后,工资就不涨了。另一方面,对于工作不稳定的预期,促使农民工把大量收入用于风险性储蓄。中山大学的调研表明,广东地区农民工的储蓄率高达40%,有的达到60%,这个数字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出25%。

其次,中国的“政治城市化”没有带来服务业的发展。从服务业的发展总量来看,中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巴西、韩国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了60%,而中国至2008年的服务业比重还只有40%。

从发展速度看,中国的服务业增长远远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来看,1985年到2007年的二十几年间,虽然这个比例增长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中国服务业增长恰恰在中国城市化加速期间(2000年后)停滞不前(见图三)。也就是说,中国的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障碍而不是服务业发展的机遇。

再次,中国的“政治城市化”也没有带来公共服务的提高。一般来说,城市化能够促进公共服务的供给,降低公共资源提供的成本。我们知道,公共服务的确是有固定成本,但因为城市人口密度比较高,所以城市里公共服务的人均成本就比较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30个学生你需要一个老师,但你有三个学生也需要一个老师。固定成本是一样的,而平均摊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由于城市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如教育、医疗、失业保障)的人均成本比较低,政府本应该更倾向于在城市提供公共产品,市民也能因此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公共服务。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穷人集中在大城市居住。对于穷人而言,住在城市里的生活费用虽然相对较高,但是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公共资源。从这个逻辑出发,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美国有很多穷人会选择大城市(比如纽约)生活了。

然而,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也没有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农民工为例,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是与居民福利挂钩的一整套系统,中国的农民工即使到了城市里,也难以享受到城市的公共资源,如义务教育的机会和相应的医疗保障。农民工难以获得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他们选择高储蓄和低消费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中山大学和《南方都市报》对广东省的农民工调研中,当问到为什么他们要存钱时,最大比例的回答是,担心自身的医疗保障和子女的教育问题。

中国城市化的反常特征带来了种种问题。从宏观上讲,中国的“政治城市化”造成了国家经济结构的失调,生产和消费不对等。一方面,农民工群体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量,他们的生产效率非常高,这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产出效应。另一方面,农民工群体并没有形成同等的消费力量。由于户籍制度和土地国有制的限制,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城市各种福利,也不能通过土地增值获得收益。在一个缺乏相应补偿机制的社会里,面对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农民工群体只能选择把他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储蓄。农民工的消费不力,使其难以参与扩大中国的内需。中国的“政治城市化”扰乱了市场节奏,导致了中国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畸形依赖出口。

中国的“政治城市化”造成了中国服务行业的衰弱。政治力量对城市化进程的过度干预(如复杂的行政审批和严苛的市场准入机制),人为地抑制了服务行业的发展,使服务行业在近20年增速缓慢。

我们知道,服务行业是最能创造就业机会的。从服务行业本身来说,其就业弹性很高,接近0.75。服务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700万个就业岗位。

另外,从产业间比较也可以说明问题:对服务业投入1万元,可以提供7个-8个就业岗位,而同样的投入在第一产业只能新增1个就业岗位,在第二产业中可解决约1.7个人员就业。因此,减少政府对城市化进程的干预,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量的现实选择。

要解决中国经济失衡问题,要促进中国的社会稳定,政府必须从“政治城市化”向“市场城市化”过渡。这要求政府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城管,用土地红利为中国人提供教育、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建筑安全等公共产品。但一个难题是,没有政治改革,中国可能很难会有真正由市场推动的城市化。

(黄亚生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教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