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小王,现年30多岁,户口在上海市松江区。小王说他为了帮客户买房,已经结了四次婚,其中岁数最大的客户已经70多岁。就这样频繁地和不同的人办理结婚、离婚手续,小王在民政局和房地产交易中心混成了熟脸。(3月28日财经网)
近两年来,高歌猛进的楼市让人们望楼兴叹,随着各地楼市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房市成为公众聚焦的热词,也让人们对于楼市的走向充满希望,但上海奇葩中介小王却令人无语
为了帮忙他人购房,30多岁的小王已经结了四次婚,俨然职业婚托。集房产中介与婚托为一体,将中介费与假结婚好处费收入囊中,小王赚得不亦乐乎,而法规风险、婚姻道德却弃置一旁。
犹记得,去年上海就出现排队离婚潮。实际上,“中国式假婚姻”在各地都曾出现,多数都与房产相关,只不过在上海这个房价暴涨的著名大都市,为买房而结婚的奇葩中介将“中国式假婚姻”演绎到极致。为了购买房屋,也是为了财富保值增值,一些人无论是假离婚还是假结婚,都无所谓,为自己和后代多购置一点房产,是当下最急迫的事情,感情和婚姻都可以让道。
然而,在法律上,假离婚就是真离婚,夫妻一旦离婚,所有财产将进行分割,再次购房后产权也是在其中一人名下。也就是说,“中国式假婚姻”存在巨大风险。 近年来,离婚前“假戏真做”离婚后假戏成真的案例并不少见。财富剧增引起家庭不合、子女纷争的现象也大量存在。我们不否认物质、财富是家庭幸福的支撑,但诸多现实案例告诉我们,金钱数目与婚姻幸福,二者之间并不成正比,人心追求物质的欲望太过强烈,或将顾此失彼,迷失了幸福的方向。
但话说回来,一味谴责这些假离婚结婚的人们未免过于简单。这些人已将所要购买的房屋升值空间算得一清二楚的人,也将假婚的利弊看得比旁观者透彻。例如小王结婚之前双方都要签订合同,合同中写得很清楚,自己所占的房产份额非常少;还有人提前写好“忠诚协议”作后盾,防止意外。虽然有的人弄假成真离了婚,但还是有不少人购房之后火速复婚。毕竟多年来的楼市走向一再证明,房子早卖多赚,不买后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多一套房子可以保值升值,可以在这个国际化都市里站稳脚跟,也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生活水平得以保障或提高,试问有多少人可以摆脱这巨大的诱惑呢?
依照市场经济理论,理性经济人都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当一项政策或市场暗藏巨大的利益,且利远远大于弊的时候,人们往往逐利而往,将风险压缩至最小或者忽略。上海楼市调控传闻逐渐放大 ,而房子早已脱离居住、安家的原始功能,成为保值增值、超高利润和不菲身家的代名词,房地产市场脱离经济发展水平出现“疯涨”,势必激发一些人的赌博心理。
“中国式假离婚”是一场楼市与婚姻的博弈。倘若合理合法又方便的离婚能够利大于弊或者收获颇丰,那么,所有的风险提示都是空泛的,所有的道德抨击也是乏力乃至矫情的,这也是“中国式假离婚”屡屡上演的根源所在。
婚姻是夫妻相守、家庭和睦的法律契约,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发生病毒蔓延,寻找病灶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假结婚的双方固然应该警醒,但最该反思的是“诱人结婚”的楼市政策和形势。为什么楼市狂飙式疯涨,为什么办实体经济远不如建楼炒房赚钱?为什么地方政府不调控被说不作为,但政府愈调控房价愈涨?又是什么导致百姓要在房屋与婚姻之中冷漠地二选一?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说不厘清其中的利益关联,不打破假婚姻背后的连环扣,“中国式假离婚”在口水与义愤之后还将继续,这才是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