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县长董正国:平泉“双轮”驱动壮大园区经济
时间:2010-08-20 10:21:14 

  efda5c2cc768439838bb58952353a4b8.jpg

本报讯(记者吴绍冰 通讯员付国锋)日前,平泉县被批准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全国58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之一,也是承德市唯一一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平泉县“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双轮”驱动发展思路,为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据平泉县长董正国介绍,近年来,该县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发展的“可连续性”,更加注重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和谐,建设了省级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搭建产业与生态融合平台,从而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该县结合本区域发展实际,首先规划建设了占地40平方公里的省级红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目前已入驻企业113家,形成了食用菌、山杏、玉米、农作物秸秆、工业废弃物等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今年预计实现产值60亿元,利税7亿元。

  在推进产业生态化的同时,平泉县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加快发展食用菌、设施园艺等节水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县食用菌总量达到2亿盘(袋),基地覆盖5万多农户,栽培总量跃居华北地区县市第一位,滑子菇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林木资源也为活性炭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活性炭企业达42家,成为华北最大的活性炭基地。食用菌、活性炭及相关产业的壮大,带动了全县绿化工作的大发展,今年新增绿化面积7142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2%。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所以,在推进科学发展实验区建设中,平泉在循环经济建设、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等重要领域积极实施科技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董正国说。据他介绍,该县紧紧围绕食用菌、活性炭、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展技术引进、人才培训、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09年,该县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目前,中心服务企业209家(次),推广新技术44项,研发新产品7个,组织产品检测22次,开展管理、技术等培训27次,培训人员2750人。全县完成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园区2万亩,推广、开发夏季地栽香菇、林地大球盖菇栽培等生产、加工新技术9项,引进、培育新品种40余个。以食用菌、设施园艺、畜牧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及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为重点,在全县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23项,建立百亩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建立标准化种养生产示范基地12万亩,培育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3家,培育壮大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6个,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达94%以上。

  此外,平泉县还大力实施循环经济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建立了山庄集团循环经济示范园、卧龙镇绿色矿业技术示范园和红山工业综合生态技术示范园等6个工业循环经济集成技术示范园区。截至目前,该县共实施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项目3个,引进推广“活性炭纤维”等高新技术成果3项,组织申报“微波炭化活化一体炉”等专利技术10项。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