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郑芬兰:我希望架起乡与城的桥梁
时间:2016-07-11 21:47:49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刘建飞 

edf3396bd663c711b7f98cceb432ba6a.jpg

人物简介:郑芬兰,“土布纺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小巷三寻品牌创始人,“手工的村落”计划发起人、户外发烧友、背包客。

  “我知道乡村有什么,我也知道城市需要什么,我希望自己能在乡村与城市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接受《城市化》杂志记者采访时,小巷三寻品牌创始人、“土布纺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芬兰这样描述她的理想。多年行走于中国城乡之间的郑芬兰发现,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使中国的乡村正逐渐失去原有的面貌,变得既非城又非乡。为此,她提出了“手工的村落”计划,以乡村为手工业生产性基地,以城市中的“生活体验馆”为体验和推广的非遗传习所,将土布织造产业植入乡村,在连接城乡,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用这一方式“修复”乡村里的人心。

  城应是城,村应是村

  如何能够让“城是城,村是村”是促使郑芬兰提出“手工的村落”的一大主因。这源于她的一次日本之行,在那里她发现“日本的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城市高楼林立而乡村则依然保留着浓厚的自然与传统‘味道’,也就是说,无论外观还是内在,都仍保持着‘城是城,村是村’的状态。同时,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不比城市差,尤其是污水、固废处置设施的完备使乡村拥有整洁的环境。”“城是城,村是村”为何不能成为中国乡村发展的模式呢?出生自农村的郑芬兰认为,中国的农村也应走上这样的发展之路。

  然而现实中,中国大部分乡村的境况却并非如此。在她看来,中国的乡村有些“太热了”,这种“热”的根源在于“一是城市设计师将很多只适用于城市的发展观念强加到农村,从而使农村越来越像城市;二是居住在乡村中的人们‘灵魂’跟不上‘脚步’的变化,使心灵失去了落脚点。一方面他们急于摆脱乡村,另一方面城市又无法成为他们的最终归宿。”因此,郑芬兰在2003年提出了 “手工的村落”这一概念,并希望以这一尝试为起点,修复乡村,让“村更像村”。

b61c875f8cbc888145eb1a85519cb6c6.jpg

  “手工的村落”计划以郑芬兰创办的“小巷三寻”品牌为依托,将“土布纺织技艺”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植入到乡村之中,以乡村为生产基地,将乡村手工产品经过“小巷三寻”的设计、改良,在城市中销售。郑芬兰认为,“对许多中国农村百姓来说,手工曾经是他们最常态的生活方式,村民们在村庄里以他们最擅长的手工技能进行生产,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所以非常快乐。而无论社会进程如何改变,‘手工’作为一种慢生活态度,一定有一部分人需要它。”这部分人就是过惯了忙碌而紧张生活的城市居民。因此,“手工的村落”在城市中设立的是“体验点”,无论在郑芬兰的设想中还是在现实情况下,“城市人在体验非遗传统时,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消费的需求。”“手工的村落”既满足了城市人的需求,又使农村的百姓有活可干。

be423cb7ab6843a065edf0cd90299566.jpg

  以往“村里人并不知道城里人需要什么,城里人又不知道乡村里到底有什么。”郑芬兰说,“对于城市与乡村而言,桥梁的作用非常关键。”她认为,“自己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架起了一道桥梁,将城与乡连接在了一起。”“手工的村落”就是这一桥梁的具体表现形式,从提出至今的14年来,它正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成为“有厚度、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今它已经在五个村庄“安家落户”,其中不乏传统村落,并在北京、杭州、深圳等地设立了“体验点”。

  修复乡村要先修复人心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榉溪村是“手工的村落”最新设立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郑芬兰在这里出任名誉“村长”,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帮助传统村落的村民们重拾手工技艺,增加收入。在谈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时,出生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19年,又往来于城乡之间20余年的郑芬兰对乡村的每况愈下有着最切身的体会。“由于城市化的推进,使教育等资源不断向城市集中,因而农村正在慢慢地凋零。”郑芬兰不无痛心地说,“对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而言,人为的破坏才是其中最大的伤害,因为所谓的村落更新可以瞬间将整个村庄‘规划’掉。”但她同时也发现,“在村落更新过程中,即使是村庄即将被拆掉的时候,也有很多老人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村庄。如果给这些老人和村庄恢复一些产业,那么传统村落的保护就会多一条出路。”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一直都是社会讨论的焦点,以产业为带动力来修复传统村落的形式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郑芬兰的理念里,无论怎样“真正的传统村落,不能单纯以旅游这一形式来进行开发,因为一旦开发旅游产业那么传统村庄就极有可能遭到坏掉。”她希望“村庄能够自然生长,通过旅游之外的产业,尤其是将村庄原有的产业导入进去,从而实现保护性开发的目的。”但“人心的修复却比其他任何工作都难”,郑芬兰和她的团队每深入到一个村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先慢慢地修复人心,让村民们知道,手工产业能够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作为以手工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手工的村落”目前主要以郑芬兰传承的手工土布纺织为主产业,村庄里的老年人能够以操作员的身份在一天内赚到不少的工资。年轻人则可能赚得更多,因为“年轻人更有创意”。郑芬兰表示,“有些年轻人其实非常愿意回到家乡,将手工土布纺织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从事,这也会为村庄带来越来越多的活力。”在“手工的村落”目前植入的五个村落里,都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因为“手工的村落”的产业植入并不会掠夺和破坏当地的文化与技艺,而是充分保证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性。郑芬兰说“每一个村落的成功保护都是一笔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我们会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复制到中国其他的手工村落中去,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而形成中国手工村落保护的集聚群。这些手工村落的星星之火,未来必成燎原之势。”

  虽然“手工的村落”现在仍以土布纺织技艺为主导,且植入的村庄也与传统土布织布有极为密切的关联,但郑芬兰希望“未来应该有更多的手工技艺嫁接到村庄中去,例如绣花、篾竹等等,这样每个村庄都能够做出自己的特色,实现‘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

  让传统技艺在城乡间传承

  农村家庭手工业是传统乡村手工业最主要的存在形态,手工技艺的类型因地域、经济发展状况而有所不同。“土布纺织技艺”曾是浙江地区最广为流传的一项手工技艺,由于时代的变迁与进步,这门技艺逐渐被人们遗忘,郑芬兰的家族则非常完整地传承了这项技艺,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下,面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技艺,郑芬兰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传统手工艺在实践当中必须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将它传播得更广,让更多的人认可。”基于这样的原因,她在创办“小巷三寻”品牌的同时,也开发出了新的织布机。“新的织布机能让人在五分钟内就轻松上手,学会织布,大到八十岁,小到三岁都能掌握织布的方法。”如果有人想要深入下去,那么郑芬兰就会进一步引导他们往更深的层次学习。这也是郑芬兰所认为的“传”与“承”的概念:承于前人,传于后世。

  在土布纺织技艺上,郑芬兰经过创新融入了很多现代的东西,她说“我在城市里生活,了解城市人需要的是什么。简化了的纺机,正好契合了城市人的需求,使他们愿意去尝试着体验和操作,从而愿意去了解土布,甚至消费。”在郑芬兰看来,这足够达到效果了,在将现代人的需求融入进来的同时,也使手工技艺得以保护和传承,造福后代。只有这样,“手工产业才是可持续的,手工生产才能够在乡村中复兴。”

   “时间可以检验一切,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的发展注定了我们既不能不开发,又不能过度的开发,如何把握这个度是非常难也是尤其关键的问题。”郑芬兰说,“我会坚定地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发展‘手工的村落’,哪怕只能做一个村,那么就做一个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