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范维澄: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
时间:2016-06-13 15:23:49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日前,城市化委员会荣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谈及公共安全时表示,公共安全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安定有序和经济社会系统的持续运行为核心目标,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维澄表示,我国当前公共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公共安全作为一个重要领域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家科技规划始于2003年开始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和纲要制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社会普遍关注,民众积极参与,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安全获得感。尤其是,我国公共安全科技水平和保障能力迅速提升,成果显著。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基本建成,成套化技术装备输出国外;应急能力建设初见成效,大幅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产煤百万吨死亡率减少到十年前的百分之六;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时效性和准确性明显提升;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研判和控制成效明显;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基本形成,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同时,必须清晰地看到,我国正处在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频发和多发期,维护公共安全的任务重要而艰巨。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推进,各种变革调整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公共安全问题总量居高不下,复杂性加剧,潜在风险和新隐患增多,防控难度加大,给公共安全工作提出新的挑战。虽然我国公共安全四大核心技术:风险评估与预防、监测预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综合保障的总体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集团,超越发展中国家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的整体趋势在缩小,但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约十年的差距。相对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公共安全技术水平已形成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行的基本格局,但绝大部分还处于跟跑状态。与领先国家相比,我国基础研究成果向优势技术转化的能力较弱,技术竞争还处于劣势;引领和支撑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尚待健全。

    因此,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是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

    范维澄认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必须依靠创新。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公共安全保障的思路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措施和技术装备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十三五”期间,公共安全的科技创新将力图在以下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技术体系。面向国家公共安全保障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需求,重点围绕共性基础科学问题、安全信息系统、社会安全综合治理、生产安全、城镇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安全、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开展研究和应用示范,建立公共安全风险评估、预防准备、监测预警、态势研判、救援处置、综合保障等关键环节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体系。二是构建标准化的公共安全应急技术装备体系。针对突发事件应对中人员救护和现场处置薄弱的问题,围绕公共安全应急的关键装备和应急服务,开展基础科学问题、共性关键技术、技术标准化和产业化等研究,研发出一批标准化、体系化、成套化的应急技术装备,服务于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和培育形成新的应急产业经济增长点。三是建设代表国家水平,世界一流的国家实验室等不同类型研究基地。其中包括:能在实验室中再现公共安全事件灾害性耦合作用,再现承灾载体破坏,导致次生、衍生事件及事件链过程的大型试验基地;能对公共安全装备和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的检测认证中心;能对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发展和应对处置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仿真、情景构建推演、态势研判、优化决策、指挥跟踪的专题数据库和先进显示系统。

    范维澄认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必须重视公共安全网建设。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举措。公共安全网是以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等核心要素及其关联关系构成的横纵互联、虚实结合的大规模复杂网络。通过科技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复杂系统动力学、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决策科学、安全平台和应急技术装备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揭示研究对象自身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实现高效有序的网络运行。提高公共安全体系精细化水平,从预判预警到应急处置,在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和心理空间,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和技防网络,实现人员素质、设施保障和技术应用的整体协调,解决公共安全领域的突出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辨识、准备、监测、评估、判定、决策、预警、处置、救援和恢复重建等重大问题,驱动国家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持续提升。

    范维澄还认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必须重视增强安全韧性。韧性是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在涉安(涉及安全)领域广泛使用的概念,可以简单表述为,在逆变环境中的承受、适应和迅速恢复的能力。美国在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2014年《国土安全报告》中均提出增强国家韧性,强调建设一个安全韧性的国家,使整个国家具有预防、保护、响应和恢复能力。英国制定了国家韧性计划,由首相担任部长级韧性小组组长,旨在提高英国遭受民事紧急情况时的应对和恢复能力。我国公共安全领域也需要实施增强从个人到国家诸多层面安全韧性的“强韧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做好顶层设计;辨识和防控突发事件风险,科学预警;认识和评价承灾载体的脆弱性,增强其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重视应急管理的复杂性,通过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实现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对和高效处置;重心下移,把基层作为公共安全主战场,夯实公共安全的社会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最后,范维澄强调,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民众是公共安全保障的主体,既是公共安全保护的主要对象,又是实施公共安全保障的重要力量。公众参与对维护公共安全、预防和应对安全风险非常关键。在灾害事故来临时,公众第一时间的自救和互救对提高生存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完善公共安全学科建设和教育体系,构建覆盖专业人才培养与基层民众科普的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一批公共安全体验、培训、演练基地。着力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