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打通农产品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2016-01-11 10:27:46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涨 

    为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列出13类食用农产品禁止销售。

  作为初级原料的农产品是不是安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终端的食品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有关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近年来也不缺少立法、修法等制度层面的跟进。比如此次相关部门发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提出13类禁止销售农产品并非首创,而是一再重申已有的“禁令”。早在去年10月开始实施的“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中,就已明令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等。应该说,在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方面,法律框架逐步完善,甚至不乏严法、重典治乱的重拳出击,比如“罚到倾家荡产”“食品安全犯罪入刑”等声音正逐步成为现实。

  然而,“毒生姜”“镉大米”等事例说明,护卫农产品质量安全“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到位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但在基层执法方面,“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的“执法困境”不可忽视:我国农业生产以个体农户为主体,呈现出小规模、零散化等特征。这一结构,导致一方面处于生产源头的农户极为分散,对农产品安全相关规定不了解,主要依靠自律;另一方面则导致监管无法深入,无论执法队伍再怎么扩充,从数量、空间上都不可能采取“人盯人战术”对农产品生产进行监管。

  以禁用农药“涕灭威”为例,近年仍有地方在西瓜种植中使用。一些基层干部道出尴尬:基层农药监管不可能细致到一家一户,除了继续实行“高压”政策就是加派人力,急需更加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实际上,近年来被曝光的农产品安全事件,违法主体也以分散化的个人和小作坊为主。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防范偶发事件,不能就安全说安全,而要从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根上入手。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监管,朝着工业化的方向迈进,才能减少随意性,降低执法成本。具体而言,就是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将分散的小农生产转化为集约的规模生产。举例而言,监管部门要管好1000个分散的农户着实不易,但将1000个农户转化为10家农业企业,监管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一方面,是生产环节的工业化。唯有集约生产、统一标准,才能高效推进对农产品安全的种种约束,减少违法事件出现的概率;唯有建立农业品牌,才能反过来促进农户形成品质意识,珍惜自己的“安全信誉”;也只有在工业化程度提高的前提下,农产品二次加工、农业生产科技创新等事项才能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是监管体系的工业化。一者,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要借助社会力量,监管部门管好市场、超市、企业等,将公共监管适当分散为企业内部监管,比如在超市设置进出库检测台账等。同时,还可引入行业协会、环保组织等第三方力量。二者,要善于借助信息化力量,让数据流、二维码、电子标签等科技手段,覆盖执法力量无法深入的环节,比如通过二维码实施农产品溯源等。

  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根基。而要护卫农产品质量安全,将法律法规、政策禁令真正用起来,就必须从改变农业生产“小”“散”结构入手,积极推进农业工业化,才能打通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