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规划,已知六大片将汇聚1栋600米的国际金融城、3栋300米以上、10栋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市规划局介绍,我市高层建筑群的具体规模、详细布局等尚在研究中。
上月8日,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项目在武昌滨江商务区开工,以606米的高楼跃居中国第二高楼、世界第三高楼。“武汉高度”再次刷新的同时,也引发各方深思。
六大“城市地标区”面纱初揭
昨日,记者独家专访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初揭六大“城市地标区”面纱。
王家墩:
在建国际5A级商务综合体
目前,王家墩商务区内的主要道路网络已基本形成,核心区地下空间及配套轨道交通王家墩中心站已开工建设。
位于核心区的启动项目——武汉中心已于2009年9月开工,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主楼高82层、428米,是王家墩商务区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地标性国际5A级商务综合体。
建设大道:
金融一条街提档升级
建设大道又称金融一条街,最西端的招银大厦与最东端的汉口银行大厦之间,2.6公里聚集了200余家金融机构,平均每10米就有一家。
上月,“金融一条街”再度刷新高度:325米的中国民生银行大厦正式投用,这是我市目前已建成的最高建筑,也是华中地区第一高楼。
我市规划兴建高星级酒店等配套项目,实现“金融一条街”提档升级。
江岸临江:
“姊妹高楼”隔江呼应
江岸沿江商务区规划建设范围南起江汉路步行街、北抵二七长江大桥、西接解放大道、东连汉口江滩,总面积5.33平方公里,将打造成延续历史文脉、展示现代都市风貌、集聚高端商务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城市有机更新改造的示范区。
我市规划在此建设一栋超高层建筑,成为武昌滨江商务区的“姊妹楼”,与“武汉·绿地中心”隔江呼应。
武昌滨江:
世界第三高楼“落户”
武昌滨江商务区地处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是我市主城区临江南岸的核心区段,将打造以高端服务业为特色,集新兴商务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商务区。
上月,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项目在武昌滨江商务区开工。5年后,项目核心部位将矗起一栋高606米的大厦“武汉·绿地中心”,成为仅次于“上海中心大厦”的中国第二高楼、世界第三高楼。
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已在此加速建设。万达威汀斯酒店主体结构已封顶,180米高的地标性建筑——5A甲级写字楼建设也已过半,今年有望投入使用。
杨春湖地区:
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武汉市规划依托武汉火车站,整合周边用地,加快杨春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交通枢纽带动的综合服务中心。
杨春湖综合性城市副中心规划规模约11平方公里,将突出多元复合的综合交通优势,彰显拥水临湖的地域环境特色,建成集交通枢纽、商业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四新中心区:中部地区博览“航母”
汉阳四新核心功能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未来将依托国际博览中心逐步培育企业总部、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形成服务武汉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中心。
其启动项目——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展馆主体工程今年将竣工投用,成为集展览、展示、会议、旅游等主导功能于一体的华中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览中心。文/记者李晓萌 制图/方磊
为何建设高层建筑集中区?
高层建筑条件要求高
集中更利于集约利用资源
“超高层建筑不是想建在哪里就能建在哪里的,除了对地质条件有要求外,它对交通、消防、水电等配套管网基础设施的要求都非常高。”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何梅表示,超高层建筑随意“落子”会导致两种后果:要么是为这栋楼专建配套基础设施,造成资源的浪费;要么是配套跟不上,引发相关问题。集中打造城市高层建筑区,则可以在这个区域进行高强度的配套建设,同时服务多栋超高层楼宇,实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美化城市形象
让天际轮廓线错落有致
市规划局副局长刘奇志则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一座城市的天际轮廓犹如一首流动的乐曲,如果建筑总是一样高或是杂乱无序,就犹如乐曲总是一个音调或者忽高忽低,就不可能动听。合理布局几个高层建筑集中区,与其他区域形成起伏迭落,城市天际轮廓天际线才会凸现错落有致的美感。”他认为除了美化城市形象,高层建筑集中区的建设还将大力提升城市功能,从而确立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地位。
武汉市规划确定的六片高层建筑集中区,各有特色:武昌滨江、江岸临江地段均是我市特色“宝地”,开阔的视野也是欣赏城市轮廓天际线的最佳角度;王家墩、四新中心区、杨春湖等三大功能区,将以高规格的城市建设标准与接待能力,吸引大批世界级知名企业入驻,形成三大现代服务业特色功能区;建设大道金融一条街提档升级,成为金融商务聚集区。
规划到2015年,王家墩、四新、杨春湖三大特色中心建成率均将超过40%,确立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