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扶贫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地扶贫开发热情高涨。然而,是不是资金项目投到了贫困县、贫困村,就等于“精准扶贫”,就能“精准脱贫”?在基层常见这样的样板:政府扶龙头、建基地,土地一流转就上万亩、几万亩。问扶贫效果,老板会说,农民有地租,还能在基地打工,两笔收入保准脱贫。事实上,机械化引进来,大量农民会被挤出去,能到基地打工的毕竟是少数。要是不算细账,难免让个案掩盖大多数。如此扶贫方式,老板富了,大量贫困群众仍然贫困,项目再好看也没什么意义。
扶贫之所以变“扶强”,许多时候源于政绩冲动。一些地方扶真贫办法不多,造“花瓶”、建“盆景”不少。为尽快见到扶贫效果,优先扶大户、造典型,不惜拿钱堆样板;为了“抢时间”出成绩,不切实际上项目。扶贫成了面子工程,一边困难群众期盼“雪中送炭”,一边扶贫资金拿去“锦上添花”,政策资源打了折扣,结果“年年扶贫年年贫,贫困户总是贫困户”。这种政策“脱靶”现象值得警惕。
从全国来看,还有2948.5万个贫困户、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和个人。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剩下的贫困人口,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叠加,致贫原因各不相同,以往“一招管用”的办法已难奏效,需要分类扶持。这些人口基础差、发展能力弱,靠常规普惠政策,往往最后受益、受益最小,需要吃特惠政策的“偏饭”,下更大力气,打攻坚战。
越是任务艰巨,越要科学施策。新时期脱贫攻坚,最鲜明特征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从“瞄准区域”具体到“瞄准个体”,从“千篇一律”转向“量身定做”,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一句话,要让扶贫政策落到每一个贫困户上。
有人说,做到“精准”很难,其实,找对路子就不难。同样是通过龙头、大户带动产业扶贫,有的地方探索资产收益模式,将项目资金折股,倾斜给贫困户;有的地方建立紧密利益连结机制,严格项目跟踪,考核效益到户,让大户真正带上贫困户;也有的通过产权改革,让贫困户土地入股,分享农业增值收益……一定程度看,扶贫是否“精准”,关键看领导干部是否认识到位、作风扎实、方法得当。避免“花架子”,才能找到“金点子”,出台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持续的措施,让扶贫资源瞄准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需要制度保障。完善考核机制,将减贫实绩与干部考核挂钩,真正挤干扶贫水分,才能确保中央政策目标不落空。一个扶贫项目好不好,最终看脱贫实效,要掀开“面子”看“里子”,多算算细账,沉下去多听听农民的感受,看大多贫困户有没有脱贫,贫困村是不是销号,贫困县能不能摘帽。
在“十三五”时期新的目标中,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标志。时间紧,任务重,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智慧和决心。只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多些雪中送炭,多些精准发力,脱贫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