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0月0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留守儿童惨状折射出乡村衰敝
时间:2015-09-16 09:51:49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贵州省毕节市这两年因留守儿童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记者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蹲点采访。采访发现,政府并非对留守儿童不闻不问,相反,在许多地区,留守儿童已成为政府包办事务,而一些家长也抱有这样的想法。(9月15日新华社)

    留守儿童问题为何成为政府包办事务?这一问题恐怕会引起许多人的误解。一般看来,政府有必要提供公共服务,有必要肩负对弱势者的救护义务,当家庭丧失其功能,留守儿童无所依靠之时,政府当然不能坐视不理,政府接管留守儿童乃是理所当然。而且,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我们国家社保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既然政府无法改革相应的制度,就需要承担制度的后果。

    但是,恐怕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在家庭与政府之外,留守儿童应当还有一重救护机制,就是社会。这里所说的社会,并非广义上的社会,而是农村世界中由伦理、亲缘、邻里纽带所结成的社会机制,也就是农村社区。一个正常、良性的社会,应当是三位一体的,个体、社区以及政府,三者互动配合,结成公民权利保障之网,缺一不可。个体自由与政府功能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社会的功能却往往不为人注意。实际上,社会的重要性不亚于个体自由与政府权力二者,一方面,社会可以保护个人权利免受政府公权力的侵凌,另一方面,社会也可协助政府整合、救护个体。社会其实是一个中介,连接起政府权力与个体权利。

    而就留守儿童问题而言,当家庭功能丧失之后,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固然义不容辞,但农村社会也应当承担起救护留守儿童之责任。所以,留守儿童成为政府包办事务,折射出的,是乡村社会的衰落。

    乡村社会衰落主要表现为邻里关系破裂、传统伦理秩序瓦解、血缘与亲情纽带淡薄、乡村组织资源流失、乡村人口锐减等等方面。当然,传统乡村社会呈现出弱联系的形态,邻里、亲族之间的义务并不是强制性的,而乡村社会所提供的救护机制也并不是法律性的,但是,这种精神性、伦理性价值不可忽视。而且,在现实中,传统的乡村也确实呈现出一种虽然脆弱、但也随处可见的温情与共同体精神,这种精神可能会成为个体自由的羁绊,但它也往往发挥出救护弱者、维系秩序的功能。

    乡村社会衰落,乡村传统的伦理秩序与公共精神丧失,所带来的后果是,虽然个体的行为可能更加自由,但是,首先,传统上邻里守望相助的温情被冷漠取代,亲族相携的惯例被金钱逻辑挤压,家庭成为个体唯一的港湾,如果家庭破裂,家庭成员可能就会陷入无所庇护的境地,正如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救护的责任与义务将全部压在政府头上,逐渐成为政府无法承受之重。其次,如果乡村社会衰落,乡村中间环节缺席,个体就不得不直接面对政府公权力,一旦公权力异化、滥用,乡民权利必然难以得到保障,近年来,农村因各种矛盾导致乡民权利严重受损与此不无关系。再者,传统的社会纽带瓦解,必然会有新的替代性力量进入,由伦理、亲缘结成的秩序丧失,就会使得黑恶势力有可乘之机,在许多农村,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就此而言,可以说,乡村社会衰落、乡村伦理秩序瓦解将加剧留守儿童危机。这不仅表现在留守儿童得不到乡村社区的救护,而且表现在留守儿童已成为本应对其施加保护的邻里、亲族伤害的对象。前不久,贵州留守姐弟被残忍杀害,而作案者与受害人有亲属关系,警察调查发现,受害女孩早先已受到过邻居老人的性侵。这一系列事实无疑是对上述论断的最好佐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