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留守儿童问题的反思与救赎
时间:2015-06-15 23:54:24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董国昌 

  警方昨日披露了大儿子张启刚留下的一份简单遗书。遗书大概内容是:“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是我该走了。我曾经发誓活不过15岁,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6月13日《新京报》)

  毕节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死亡事件在舆论的持续关注下,对于其死因,从最初的生活贫困翻转到了亲情和关爱的缺失。梳理媒体报道,四个孩子日常生活和物质上的贫困基本被排除,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惨痛事件的发生呢?

  解读这一问题,确实有些杂乱和庞大。但是,仔细梳理一下,还是有章可循,首先,为了改善困境,农民不得不抛家弃子入城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于是,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问题在日积月累中发生了巨大问题,说白了,就是城市化进程遗留下的欠账。

  其次,对于偏远山区贫困儿童心理的关爱,在政策方面付之阙如,尽管有许多社会组织、公益人士倾全力而奔走,毕竟精力有限,因为交通、资金、信息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些大山深处的偏远地方根本不可抵达,长期以来形成了贫困的孤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说物质方面的贫困通过体力犹可争取的话,那么,心理方面的贫困,就不是通过体力所能达到的。一旦心理问题出现障碍,其它可全部归零。这一点,我们可从毕节死亡四兄妹之一的大儿子张启刚遗书中看出:“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是我该走了。这件事情其实计划了很久,今天是该走的时候了。”这是真实的“心已死”。

  此为主要问题,其它还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农民工子女入学、长久的亲情疏离、经济主导下的人生价值观等诸多问题叠加到一起,成为压垮乡村留守儿童脆弱心理的根源。所以说,留守儿童心理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这也正是所说的大问题。

  那么,如何来救赎留守儿童?无论对农村教育、农民工入城的福利待遇、还是子女入学方面都有实质性的政策出台,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但要完成历史欠账非一蹴而就之功。当务之急,一是完成对留守儿童的摸底排查,需要跟随监护人进城入学的,责令学校与城市孩子同等入学,无条件、无能力跟随监护人入学的,建立留守儿童救助机制,由当地政府牵头,设立如“留守儿童之家”之类的公益心理辅导机构。

  二是建立健全儿童监护人问责机制,如“常回家看看”一样进行立法,对于长期不能与孩子在一起的直接监护人,在发现问题时,政府有权力按政策责令其无缘由关照孩子,若在限定期限内不能照顾孩子的监护人,根据儿童权益保护法进行训诫教育或处罚。同时,委托学校和村委会及上一级政府组织及时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给予及时救助。

  另外,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加入到关爱偏远山区贫困孩子的队伍中来,特别是一些医疗、心理机构,对留守儿童心理做出心理干预和防范措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