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25日电(记者叶锋)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可能突破60%。人们从未像今天一样热情地拥抱城市化的时代,也从未像今天一样饱受城市病的困扰。
交通拥堵怎样缓解,蓝天白云能否长留,安居之梦如何成真?……人们把许多城市之梦带到了上海世博会上。作为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盛会,上海世博会为未来城市生活描绘了种种可能,勾勒出一幅关于和谐城市和宜居生活的美丽画卷。
城市时代的到来,使城市环境及其可持续保障愈来愈成为人类宜居生活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更为有效的手段使得城市更好地满足人类生活的多元要求,从而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如何制定更为长效的机制来保障城市和谐发展和市民的宜居,从而实现全球人类社会的福祉?
世博问诊城市出行难。一项统计显示,大型城市人均每月支付的道路拥堵成本高达收入的10%,30%的汽油在堵车中白白浪费,40%的车主每天至少被停车问题困扰一次。
在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描绘的图画中,20年后的城市交通应该是一个多层立体的交通体系,它由地铁、多层地面道路及空中运输交织而成,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而在德国馆等提出的建议中,人们采用合伙拼车、租车等方式,大大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减少了汽车的占路面积。
人们进而设想:既然汽车堵路,能否弃之而取其它?事实上,欧洲一些国家正由汽车社会向自行车社会返璞归真。比如,丹麦馆屋顶便是两条自行车道,游客们更可以骑车游览。丹麦国家馆总代表白慕申介绍,国家通过税收和收取停车费用等市场化的方式来控制私家车的数量和行车规范,使市民在市内短途出行时首选自行车。目前丹麦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骑自行车上学或上班,平均每人每天骑车1.6公里。
世博破解城市居不易。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马德里案例馆竹屋,却是脱胎于马德里卡拉班切尔区2007年建成的一幢保障性住房。该馆总协调人尼诺,马德里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为低收入人群修建用于租赁或买卖的社会住房,到目前已形成建立在普遍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基础之上的公共住宅政策。
新加坡馆内播放的资料片向游客展示了其市中心丹戎巴葛地区的繁华场景,其中七座几十层高的摩天大楼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只是政府兴建的摩天组屋。关淑敏说。七座摩天大楼已在2009底完工,目前正迎来居民陆续入住。
在过去40多年里,新加坡政府共兴建了将近百万套组屋,使87%的低收入家庭拥有自己的组屋,其中大多为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的三室一厅住房,而租住一居室或两居室组屋的低收入家庭约为10%。
世博探索城市水清洁。上海世博会的成都案例馆,把园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水和污水进行有效收集,经过沉淀池厌氧处理,将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或分解;再通过高低错落的水流雕塑,增加水与氧气的接触,然后经过菖蒲、芦苇、睡莲等组成的人工湿地,最终洁净的活水从喷泉广场喷涌而出。
在大阪案例馆,游客通过踩一辆特殊的自行车,就可以把污水转变成纯净水。这是使用了反渗透膜净化技术……
可以相信,上海世博会以其对城市人命运的深刻关注在人类城市化的历史上打下深刻烙印。经济学家厉以宁分析,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具有独特的民生含义,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让生活更美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城市应循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
另据介绍,上海世博会第六场主题论坛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将于10月6日-7日在杭州举行,此次论坛将围绕城市空间、城市社会和城市环境三个方面,选取区域协同、支撑系统、城市社区、住房政策、建成环境、社会保障六个具体的热点问题作为讨论议题,以深入探讨和谐城市和宜居生活之间的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