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1月31日,“2014城市民生建设与民生保障高层论坛暨全国优秀民生改善典范城市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城市化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他表示,“新常态”是当下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认识新型城市化,以及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民生建设问题值得思考。
按照以上的思路,牛凤瑞首先对新常态做了新的解释。他表示,新常态下新型城市化要有新的内涵或者叫新的诉求。第三,新常态下我们处理城市化与城市民生建设的关系要有新的视角。第四,新常态下我们的城市民生建设要有新思。第一方面,新常态下要有新的解释。为什么用“解释”?因为目前有关“新常态”的解释很多,其中比较权威的或者使用比较广的就是“三期叠加”,对此牛凤瑞认为“三期叠加”这个解释似乎值得商榷。
首先,从我们的增速而言,中国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增速是发展的结果,而不是预期的结果,更不是计划的结果,所以我们看到,今年上海市把GDP增速取消了那个指标,这是进步。所以它既不应该成为计划目标,也不应该成为预期目标,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第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因素错综复杂,我们在知识结构、技术手段不足以准确的把握所有影响经济发展的变量,我们只能把握部分,而且你的知识结构也未必掌握的那么准。依靠部分的不完整的较低准确率的这种数据去预测未来,当然也只能作为我们制定政策的参考,而不应该成为计划目标。第三,对于增速与增量它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现在我们好像一直说中国应该的发展速度下降了,原来我们是百分之十几,那是高速,现在百分之七点几,叫中高速,这是一种说法,有道理。但是我个人觉得仅仅这么说恐怕还不能说明问题。为什么?因为以同样的增速,增速它是增量与存量的对比关系,同样的增速因为你的存量不同会有不同的增量,同样的增量因为存量不同会有不同的增速。
牛凤瑞继续谈到,第二方面,在“新常态”下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同样城市化在扩大内需,稳定增长,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这种重要地位也不会发生改变。但要注意,新型城市化在新常态下要赋予它新内涵,或者应该说要有新的一些思考。所以第二个问题,就是“新常态”下新型城市化要有新的内涵。
什么是新型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就是相对于传统的城市化而言,中国有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发展阶段和大国经济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不可能重走西方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我们一直说有中国特色,你不说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复制中国的道路,中国也不可能完全走其他西方国家已经走过的那个道路。这是一个逻辑推理。具体到新型城市化怎么去解释呢?这里我做了几方面的归纳。第一,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第二,城乡居民公平分享城市化成果的城市化。第三,新型城市化的第三个内涵,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这种城市化。第四,多元化的城市化。当然这个多元化就得解释,我可以说城市化动力的多元化,城市化主体的多元化,城市化路径的多样化,城市化的形势、过程、阶段的多样化,无论是城市密度、人口密度还是空间密度,都不可能达到均等化。这是我对新型城市化内涵的几点解释。
第三方面,牛凤瑞认为,新常态下认识城市化与民生建设的关系要有新视角。因为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往往有人把它的城市化建设与我们的民生建设理解的非此即彼,使我们很多都无所适从。“新常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认识城市化与民生建设的关系要有新视角,也就是说,我们的民生建设跟城市化的这个关系怎么样去正确的认识、协调,而不是把它对立起来,自我束缚手脚,自废武功。我们现在讲的民生更多是狭义的民生,还有一个广义的民生,这种广义的民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
第四方面,“新常态”我们的城市民生建设要有新思维。民生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牛凤瑞认为,首先“新常态”下城市的民生建设首先要树立一个统筹兼顾的思想。第二要量力而行。对于一系列民生问题我们要分类、排序,分配轻重缓急,对于公众最迫切的,关系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民生问题优先安排,把有限的公共财力使用在刀刃上。第三要注重实效,要加强民生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成本收益分析,精细操作,严格监管,实现民生工程效益最大化。第四,我们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社会资本参与民生建设项目里来,这一点我们政策上一直在放开,也是我们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