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重估乡村价值,再造美丽故乡
时间:2014-11-28 20:36:0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张天潘 
  在尊重、公平、开放等现代理念下,利用新技术手段,与乡村本土的知识与传统经验结合,将会使乡村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乃至为整个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

  日前,我受邀到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铜关伍佰地方参加“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开关仪式”。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的项目是腾讯基金会发起,与黎平县共同实施的保育乡村文化项目,旨在为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提供有力平台。此行我最感兴趣的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为何对一个偏远的乡村如此有兴趣?互联网与向来是信息飞地的乡村结缘,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激变?同时,在这个项目背后,是否可以探寻到契合当下中国乡村发展的某些共同经验?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生活的雾霾、食品安全等问题频频出现,人们重新把目光转向了乡村。在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之外,俨然出现了一波延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新乡村建设运动”。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7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其中以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创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梁漱溟领导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运动最为著名。这些团体和机构性质不一,情况复杂,但精英知识分子放下身段,走进农村,关心乡村,立志救济乡村,则是他们的共同点。

  后来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等各种原因,这场蔚为大观的乡村建设运动陆续落下帷幕。但是,这种以改造或者说再造乡村社会为直接目标的运动,并没有就此停歇。今天的“新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者,大都将自身的行动渊源追溯至此。

  不过就当前来说,如何进行新乡村建设,也有丰富多样的试验模式,有三农学者主导的农村合作组织与教育机构如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也有艺术家主导参与的如碧山计划、许村计划,还有返乡青年主导的如陈统奎的博学生态村,更有互联网驱动的淘宝村等。这些项目,大都引入了“社区营造”“公平贸易”“为多数人设计”这些全新概念。

  贵州铜关项目就是依托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线下基地,展开“移动互联网+乡村”的社区营造,打造第一个整村覆盖WI-FI并普遍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示范村”。在实地的考察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项目中的文化保护的成果,让传统文化得以焕发活力;同时,也看到互联网打开了乡村与外界联结的窗口,让一个乡村同步进入了4G移动互联网的信息轨道之中,用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无疑是一个意义巨大的尝试,因为对于已经技术赋权的现代社会来说,真正的贫困是信息技术的匮乏,而它也会加剧城乡间巨大的鸿沟。

  但是,通过对国内目前多个实践项目的观察,以及与铜关侗族项目团队的交流,我发现虽然新乡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并且日渐丰富多元,但很多项目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个致力于乡村建设的人来说,都值得深刻思考。

  首先,经济收入与文化保护,是有先后关系还是同时进行?现阶段对于偏远贫困的乡村居民来说,经济收入肯定是第一诉求,但如果先帮扶经济增长的话,往往会让乡土文化在发展中加速萎靡、破败。如果同时进行的话,要是文化保护不能很快且直接地转化为经济增长时,如何发动当地民众的文化保护积极性和文化自觉?

  其次,在文化保护能够带来经济收入的情况下,很多有特色的乡村都在积极挖掘自身的文化、产品,其中一个很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开发旅游,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个运作模式背后的问题也日益呈现——旅游开发之后,这个乡村还是原汁原味的吗?像丽江、凤凰等热点旅游地,已被很多人指责太过于商业化,早已丧失了其原有的味道。但问题是,原汁原味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贫穷、落后的静态状态。在旅游开发与保持原汁原味之间的悖论,一直都是存在的。

  第三,对于很多项目来说,主导方都是作为外来力量介入到乡村建设的,这个外来力量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自我定位?如何调动当地民众的自我参与和自我管理呢?很显然,没有本地力量的参与,这些项目必然难以维持,但如果外力太过于强势的话,村民很容易成为没有话语权的被动参与者。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后面一个问题了。

  第四,这个外来力量对于乡村的建设,会不会成为城市文化对于乡土文化的一种“殖民”?乡土文化是否会被改造为城市文化所喜好的模式或模样?一些乡村建设,是否是以参与者自身想象的乡村的模式来干预乡村的自然发展(特别是把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景观呈现),而使得当地民众的真实意愿被忽视呢?如果挖掘了当地民众的真实意愿,却发现关注的是第一个问题即经济收入时,又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似乎成了闭环纠结的问题了。当然,这些担心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项目的,而是在普遍意义上的一种共性问题的反思。但从总体层面上看,这些乡村建设的努力是令人欣慰的,多元化的试验(包括试错)也是最符合中国形态多样的乡村的。

  重估乡村价值,再造美丽故乡,是所有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景,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我们相信,这些自下而上的地方实践与民众自发的基层设计,在尊重、公平、开放等现代理念下,利用新技术手段,再与乡村本土的知识与传统经验结合,将会使得中国乡村有更丰富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乃至未来也为整个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