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部日前公布了74个城市8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在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6项污染物为监测对象的空气综合指数排名中,济南市8月空气质量获“最差”头衔,排名倒数第一。被扣上了“最差帽”,济南市环保局深感委屈,9月19日通过微博回应称,空气质量排名垫底的原因,主要是排放超环境容量,而环境容量小与该市地形、气候有关。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认为济南官方应设法治理污染,而不是停留于找客观原因。(9月20日澎湃新闻网)
被环保部列入监测并予定期发布空气治理状况的74个城市中,确实存在“先天条件”较好的城市,比如海口、拉萨。而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我国珠三角地区中,珠海的工业较少,这使之能够长期在国内外的空气质量、宜居环境等各项评比中名列前茅。而在排名靠后特别是最后10位的城市,均处华北地区,糟糕的空气状况与地形、气候以及国家几十年来的产业布局有关。
关于空气质量,客观原因确实存在,但主观因素恐怕要重要得多。已经多次连续登上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前10位城市榜单的贵阳市,在20多年前以至10多年前也是一个重污染城市。2013年12月1日的《贵阳日报》就回顾概括指出,当时的贵阳环境可以用“遍地黑烟四起,空气污浊呛人,不见蓝天白云,雨水可以制酸”来形容。贵阳市经过长期努力,普及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生活污染,并大力治理市区及周边的高污染产业,还较早启动了公交车辆的油改气改造。
前面提到了珠三角,如果说珠海的空气质量较佳,与这座城市的工业较少乃至总人口压力不大有关(人口较少减轻了交通出行排放),那么同区域内工业更为发达、人口密度更大的深圳、中山、惠州、江门,为什么又能挤入前述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榜单呢?济南市环保局提到的各种客观理由,除了“不断增长的集中供热需求”一条之外,其实也是珠海、深圳等珠三角、南方城市面临的共同客观困难——为什么后者们可以相对较好的克服困难,相对较好的履行环保治理,而济南市的环境执法单位所表现出的却是没有任何治理改善的空间、可能和能力呢?
如果经常了解珠海、深圳等珠三角地区新闻报道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当地市民对现有的空气质量等环境状况仍然提出批评,专家学者和环境组织也都认为这些城市的环境状况还有进一步改进提升的很大空间。如果按照济南市环保局的认知思路,珠海、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环保局同行岂不是更该郁闷得要死?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无分南方北方,不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省份,各地在推动许多重化工业项目上马时,为了纾解居民的担忧,避免引发如潮抵制,常常声称这些项目完全可以做到低污染甚至无污染运作,还举出国外一些城市居民区与重化工业区毗邻,环境状况优良的案例。济南市有关方面在运作本地的重化工业有关项目时,想必也给泉城的老百姓许下过类似的承诺。这其实已经推翻了济南市环保局此番列出的主要客观理由,包括不利的地形、气候条件,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且重点企业过度集中于市区)等。很简单,既然当初上马项目时说得天花乱坠,国内外又有并非个例的成功治理经验,为什么本地就做不到?济南市环保局能就此给出个不那么牵强的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