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为何有那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啃老”?
时间:2014-09-13 19:46:41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东标 

    据媒体报道,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

    在很多人眼中,“啃老”意味着失败、贫穷,甚至是无能,尤其是大学毕业生,顶着“高学历、高素质”的光环,理应拿着体面的工资,享受着优渥的福利。和动辄以万元计的学费相比,2400元月薪多少让人有些尴尬,让人心中产生落差,尤其是在生活水平较高的一些地区,这点月薪无疑会给刚入职的毕业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重压之下,“啃老”在所难免。

    “啃老”背后透视出的是对现实的无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薪资的获得都要以创造价值为前提,大学毕业生普遍缺少所在行业的工作经验,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常常不相契合,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也普遍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大学毕业生薪资一步到位达到理想状态,不仅不符合实际,更偏离薪酬市场化的市场经济分配机制。

    面对高房价、高物价,仅凭大学毕业生们的一己之力,尚难在短时间内做到心无旁骛、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只要大学毕业生踏实工作,努力向上,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持续积累为社会服务的经验和资本,即便现在依靠父母亲友的生活接济,“啃老”一时又何尝不可呢?而相关的研究报告也表明,大学毕业生大部分岗位的平均月薪在工作年限达到5年后开始较明显提升。

    其实,“啃老”并非中国大学毕业生的专利。在国外,也有所谓的“啃老族”。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的经济虽然在持续复苏中,但“啃老族”对父母的依赖却没有减轻,在二、三十岁的年龄层里,五分之一仍和父母同住,更有60%还在接受父母的财务援助。日本政府调查了15至34岁青年2012年的就业状况,“啃老族”的人数已达63万。 从比例上来看,“啃老族”人数较2011年同比增加0.1%,创有统计的1995年来的历史新高。

    这足以说明,“啃老”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轻一代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啃老”,并不能说明“读书无用”,不要因此就给大学毕业生贴上各种“另类”标签,既不能因为他们一时的依靠父母就断定“无能”,也不能因为他们的“蚁族”身份,就戴着“有色眼镜”来挖苦人、贬损人。对待大学毕业生“啃老”,我们需要用包容的眼光来看待,用发展的视角去关注,而不是一提“啃老”就谈虎色变。

    在倡导大学毕业生脚踏实地、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社会也需要思考,有没有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能否为他们的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家庭与社会携手,积极面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让“啃老”的大学毕业生早日“断奶”,自力谋生。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