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扩张的城市应容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时间:2014-08-29 21:06:5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岳乾 

  近日,有媒体报道,郑州市部分小学因城市改造被迫搬迁,沦为“流浪学校”,部分学校甚至因找不到校舍,借用别的学校的校舍上课,家长感概:“感觉孩子像二等公民”。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加速,城市改造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给老百姓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城市的急速改造却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拆迁纠纷增多、空气质量下降、房价抬升、传统老建筑减少等等,相对来说,几间校舍被拆、几所学校被迫“流浪”似乎只是这诸多问题中较不重要的一个。但是,假如我们意识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可教育在社会进步中所扮演的基础性功能,我们就会承认,相比城市扩建所带来的诸多关乎社会正义、国计民生、人居环境的问题,几间校舍被拆、几所学校被迫“流浪”所反映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警惕,值得我们反思。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上的重要性此时已不用多说,在我们国家,至少在官方的宣传中,教育仍然是立国之本,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及民族的进步。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在国家的层面上,我们一再强调,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国家也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教育事业、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在社会的层面上,教育业已成为全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其辐射效应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在家庭的层面上,子女的教育几乎成为一个家庭的核心,成为家庭规划的中心、家庭活动的重心。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以拆迁为名,导致校舍被拆,学校被迫流浪就尤其让人无法容忍了。虽然这也许只是个别现象、地方特例,但是这也反映了某些地方政府、某些政府官员一种让人不得不警惕的观念,以城市发展之名,教育也是可以牺牲的,教育也无法阻挡城市在向所谓“现代化”之路上的狂飙突进。

  这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校舍被拆,导致学生无处上课,类似的新闻并不鲜见,就在前几日,也有媒体报道,某地民办学校被拆,导致学生无法上课。在这些事件中,以当事地方政府所显现出来的能量来看,在拆迁之前解决校舍拆迁后学生上课、学校“流浪”的问题,实现前后环节的衔接并非难事。然而,为什么没有解决,而任凭学校“流浪”,原因恐怕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愿为、不想为。或许在地方政府来看,有限的一两个学校“流浪”,无关大局;有数的几个学生无法上课,无关宏旨,所以不值得为,说到底,还是观念的问题。

  再者,我们可以推测,想必被拆的校舍以及被迫流浪的学校所服务的,乃是城市普通平民,乃是社会地位及经济状况相对普通的民众,无法想象,专为省市机关子女服务的学校被拆迁而无法上课。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系列事件也同时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不公平倾向。在日常情况下,这种不公平难以显现出来,而当面对城市改造这一地方政府的核心任务,普通民众子女的受教育权益就被牺牲、被淡化,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倾向也就得到了凸显。

  城市改造、大拆大建,中国社会物质上的现代化狂飙突进固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固然可以解决先前累积的许多问题;但于此同时,它又形成了许多新的问题,社会失衡、环境恶化,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所显现出来的,则是教育的良性与公平被牺牲。我们不禁要问,以牺牲社会的公平正义、人居的健康安全乃至教育的良性及公平来换取高楼大厦林立、立交隧道巍峨的物质现代化大都市,真的值得吗?也许在某些当政者看来,经济的发展迟早会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某些东西一旦被破坏,某些东西一旦被抛弃,它所造成的社会裂缝又岂是重建或者重拾所能弥合的。即就教育来说,当一代人的教育在大拆大建的“现代化”中被牺牲,在狂飙突进的商业化中被异化,它所造成的文明断层、人性裂缝又岂是物质的进步所能拯救的。

  面对狂飙突进的城市现代化,我们希望扩张的城市应容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