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养老改革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尽管改革方向明确,但养老“并轨”、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具体问题仍处在研讨阶段。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分为五种: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保。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的只是后两种。养老“并轨”改革是养老制度改革的基础和关键,民众盼望多年,舆论呼吁多年,可是,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并轨”,这个问题似乎仍难有准确的答案。养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起来大为不易。
如果养老金“并轨”只是程序性的问题,或许,人们不必多虑。问题在于,由于目前关于养老改革的信息不透明,民众并不能确定,养老“并轨”是否真的要启动了。虽说,关于养老改革顶层设计呼吁由来已久,但一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是因为此项改革不但涉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还涉及机构分类、人事制度、工资分配、财政保障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不能“拍脑袋”“拍胸脯”,而是要听取多方意见,反复酝酿,最终形成一个方案。
虽说,社会上对于养老并轨的呼声很高,但政府对于并轨也有顾虑。如果并轨之后,各方待遇依旧有明显差距,民众会感觉到更不公,到时引起的矛盾更直接;若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制度简单“并轨”,事业单位和职工也难以承担。机关事业若进行养老保险改革,总费率可能高达44%,包括单位所缴纳的社会统筹费率20%,职业年金8%;个人缴纳个人账户资金8%,职业年金8%。这些钱对于政府、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由谁出、怎么出,都是难题。
尽管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并轨”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实行并轨已基本没有悬念,但将多轨制整合成一轨、两轨还是几个轨尚无定论,具体延长多少年限等也需进一步讨论。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期盼政策能尽快出台,与民众见面,更期盼养老金并轨能尽快落到实处。此轮养老金“并轨”改革,要尽快让民众看到,养老金“并轨”的具体步骤,以及最终“并轨”的时间表。
实际上,对于何种养老体制才真正符合中国国情,学界观点迥异。有的认为应以“修补完善”现行体制的漏洞为主,有些则建议将现行体制“推倒重来”。现在,有一种声音主张,养老是个长期计划,养老制度改革一定是小步慢跑,制度设计上也会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够平稳过渡的方案。不过,有些关键性的改革是绕不过去的。一方面,养老“并轨”关系社会公平,也是养老制度的基石。延退和养老保险并轨已成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养老“并轨”改革,不容继续拖延。人口红利拐点已经到来,现在不改,将来改压力更大,而且国企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其资产和利润可以用来充实养老“并轨”等改革的所需资金。从过去养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在养老“并轨”这样的问题上,固然要拿出成熟的方案,设计现实可行的路径,但是,也需要用勇气和智慧,实现改革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