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自贸区为中国经济“升级”释放巨大制度红利
时间:2014-03-04 22:12:4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马常艳 

    2013年9月29日,上海东部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距离这一标志性事件已过去近半年时间,据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外资企业入驻自贸区的速度正在加快,目前已有超过400家外资企业入驻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可以说,我国新一轮的改革实践开局顺利。

    金融改革释放巨大制度红利

    2014年,两会前夕,2月18日——2月28日两周不到的时间里,五项与上海自贸区相关的金融细则密集发布。2014年2月28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外汇管理细则”、 “反洗钱细则”。此前,分别发布了第三方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小额外币利率存款上限放开三项金融细则。

    “外汇管理细则”的发布体现了大幅度简化外汇管理的审批流程、简政放权的特点,可视为中国通过上海自贸区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趋向。

    “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细则是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又一实施细则。“这有利于为自贸试验区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市场环境,反洗钱管控措施有利于合理评估和有效控制自贸试验区业务可能隐含的洗钱风险。”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张新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14年2月18日宣布,在自贸区启动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这成为中国央行支持上海自贸区“金融30条”中首个落地的政策细则。

    三天之后,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就人民币境外借款、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等作出具体规范。

    金融创新无疑是上海自贸区改革的重头戏。国务院2013年9月27日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市场千呼万唤的改革举措终于亮相。

    总体方案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此外,跨境融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也均被纳入自贸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内容之中。

    这些创新举措,被都被寄以厚望,将释放重大红利。而这些创新举措进一步细则的实施效果,更是成了各界继续关注的焦点。

    “负面清单”开创管理新模式

    自贸区设立中,“负面清单”这一管理创新模式,清晰地划分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一制度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和领域的改革开放中,将会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

    2013年9月29日,外界急切等待的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终于出炉,意味着监管理念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上海自贸区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启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试点。由于其在管理创新等方面潜在巨大发展红利,而备受瞩目。

    当时这份清单上,国家明确开列不予外商投资准入或有限制要求的领域,清单以外领域则充分开放。这种法无禁止即合法的管理思路,无疑会激发企业的主体活力,让市场配置资源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要求,上海自贸区内将率先改革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等审批环节。同时,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于试验区内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内资和外资项目进行备案管理。正、负之间,虽只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投资管理理念。

    目前,对于国内经济行业分类一共是20类,除了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并不属于经济组织外,共有18个门类,89大类,419中类,1069小类。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在1069个小类中,设有190项特别管理措施,占行业比重的17.8%左右。其中使用禁止字样的有38条、限制字样的为74条。

    “负面清单”事实上是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需要管的事,而不是无限制伸手。试验区采用这种新的经济管理模式,与新一届政府强调的简政放权、职能转变在本质上一致,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曾表示,上海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改革难度大、考验多,许多内容涉及改革深水区。上海不仅要有改革的勇气,更要有改革的智慧,否则深层次改革就很难突破。

    这一制度的成功与推广,将会为全国的经济发展释放出更多的制度红利。

    样本意义正在不断显现

    对于上海自贸区,国务院要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上海市市长杨雄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自贸试验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从已落地的部分细则来看,整个细则贯穿了“风险可控、可复制、可推广”等关键因素,自贸区改革效应正在凸显。无论是对国内企业,还是对外资企业,不断落地的政策都使得上海自贸区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加,其改革样本意义正在不断显现。

    上海颁出注册资本“认缴制”“全国第一照”!3月1日,工商部门在上海为十余家企业颁发新版营业执照,意味着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3月1日起正式向全国推开有了真实案例,这也是上海自贸区首个向全国推广的成功经验。从实缴制到认缴制的一字之变,背后是政府简政放权、宽进严管的思路转变。

    目前的消息显示,天津、广东、浙江、四川、重庆、福建都已将申报自贸区作为当地政府的重点工作。伴随着新的试点区域得到逐步扩大,开放促改革的“制度红利”有望辐射至全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