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位于米易县与凉山会理县交界地带,方圆面积29.1平方公里,地处横断山脉龙肘山东南部海拔1800—3300米的山地区域,因海拔的升高,这里由暖至寒,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新山傈僳族乡位于米易横断山脉龙肘山半山腰,有3个行政村,10个合作社,人口1806人(除100多人为汉族外,其余全部为傈僳族)。2013年7月10日,是我们到米易县的第四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吃过早餐,坐上面包车,前往目的地——新山乡新山村。
山路弯弯,我们的车在路上行驶得并不快。海拔一点点高起来了,山脚下密密麻麻的居民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玉米地、芒果树、烟叶,红土地红得耀眼,绿树叶翠得发亮。车转过很多弯,曲曲折折间,山间的云雾渐渐浓密起来,从一缕缕到一片片,再到一山山,云雾绕绕,飘渺无定。起先我以为是山上人家的炊烟,后来才发现那是大自然给予大山的恩赐,让云彩、清雾去亲吻它,守护它。我们越走越高,坑坑洼洼的地面颠得我们七荤八素,但我们还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赶快到达目的地。车驶过三个背着背篓的老年人,她们佝偻着背,穿着特色的民族裙子,苍老黝黑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那是对生活的满足,抑或,是对生活的淡然。
车终于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停下来了,一下车,路边上男女老少的眼光都投过来,颠颠簸簸上山的我们显然被当动物似地参观了。当地的乡长亲切地接待了我们,带我们到他们的公共活动场所——社区敬老院。一进院子,便看到傈僳族的男人、女人们在忙活着换上他们最传统、最漂亮的衣服,我们都觉得很新奇。有一个少年跳到树上扯了一条树枝下来,据说是要给我们表演“吹树叶”。
活动正式开始了,首先是“吹树叶”,悠扬、清脆的调子回荡在院子里,继而飘出去,想要让大山听见她的声音。表演的傈僳族女子显得很羞涩,一直不敢正眼看我们,老是回头看她的同伴们。接下来是“斑鸠吃水”舞蹈,男女搭配着,开始他们还很拘谨,步法也没配合好,但随着芦笙的音乐渐渐欢快起来,他们也更放得开了,大家脸上都盛开了笑容。傈僳族的舞蹈很欢快、轻盈,注重肢体动作的力度和协调度,我们在和他们一起跳“团结舞”的时候就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最后表演的是新山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约德节”中的情歌对唱部分,“约德节”即情人节,每年农历三月他们举办“约德节”,青年单身男女一起唱歌、跳舞,互表心意。情歌对唱中男方大胆热烈,女方含蓄羞涩,虽然我听不懂唱词,但仍能感受到其中浓浓的情意。
表演结束后,乡长带着我们去村子里看他们的住所,他们的居住环境很差,砖造的房子都很少,人和牲畜共享小小的空间。他们说,以前是竹竿落地,茅草搭顶,现在已经很满足了。他们依然上山打猎,由于地处偏远,与外界的联系不多,厕所都是两年前新修的。傈僳族人们在这里安然地生活着,没有那么复杂的利益观、感情观,杀猪了大家一起分享,互相喜欢就去结婚,我想或许正是因为在山里,所以他们的眼睛才会那样黑白分明,明亮澄澈。
新山乡傈僳族村和其他居住在偏远山区的的民族村如大理市剑川县石龙村一样,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向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傈僳族同胞创造了大量富于民族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民俗风俗。约德节、织布等民俗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笙和舞蹈“斑鸠吃水”等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叶哨、傈僳族接亲调、傈僳族老调子、跌脚舞、薅秧舞、丰收舞则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任何一个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是其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民族几千年来共同的智慧结晶。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山傈僳族同胞逐渐意识到保护自身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当地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傈僳族文化的保护及传承,为此也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在村支书和村长的带领下,新山村组建了当地的傈僳族舞蹈队、歌唱队,专门传承傈僳族舞蹈、歌曲等一些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除了采取民间传承的方式,政府部门对于新山傈僳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部分文化进行调研和整理,进行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申报项目包括宗教崇拜文化、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这些项目的申报对于新山傈僳族文化保留和传承有着很大的作用。
然而,我们发现,新山傈僳族历史文化保留及传承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通路以前,新山村与世隔绝,传统文化保留得很完整,交通条件改善后,由于路况较差,路途遥远,降低了新山村的关注度。
其次,新山村傈僳族经济发展落后,新山傈僳族经济收入基本上都以农业收入为主,有时靠打猎获得额外收入,往往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没有更多收入用于子女教育及其他的娱乐文化活动。
此外,新山村傈僳族村民不重视教育,村民文化水平低。米易县的民族中学民族班每年会为傈僳族学生预留5个名额,但很多时候这些空缺往往补不上。近几年高考,新山乡傈僳族没有学生考上大学。文化教育的落后,民族人才的缺乏是造成新山村傈僳族发展得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新山傈僳族同胞观念较为保守,文化上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闭性;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矛盾心理,文化上的自闭心理同样阻碍傈僳族文化的向前发展。
当看着傈僳族的老奶奶坐上织布机亲自为我们展示他们的织布技艺时,我感慨颇多,新山村傈僳族之所以有如此优秀的文化,正是靠着他们祖祖辈辈如织布的老人一样,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新山傈僳族文化保护、传承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正是我国许许多多偏远山区民族村都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政府、民间两方面着手,在加快发展经济、加快发展教育、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