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农村老人自杀\"现象亟待关注和破题
时间:2013-12-14 16:46:57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李冰洁 

  12月8日晚,公益名人邓飞在微博上发布桃江县桃花江镇“老人连续自杀,只为不拖累子女”。这条微博第二天迅速在网络发酵,引来上千人评论。记者前往该镇崆峒村调查发现,用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已成为当地老人心中比较好的生命终结方式。(12月13日《华声在线》)

  有3名老人投池塘身亡,1名上吊自尽,1名服毒身亡……8年间,一个生产组有5位老人相继自杀,20年间,有10位老人相继自杀,看起来“自杀”是个体的选择,受某些特殊家庭的因素影响,或者可能引发了消极人生的“传染性”,也似乎形成了一种不好的风气,但本质上还是社会性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不发展,农村贫穷,农村医疗条件不好。自杀老人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看不起病,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又不想“拖累儿女”。

  比如,74岁的杨利华,因为久病难愈,在厕所里服毒自杀;今年3月,莫秋莲中风瘫痪后,就计划着各种自杀的方式,她常常反复念叨,“我又洗不得衣、做不得饭、干不了活,怎么还不死。”去年9月,一场车祸,让杨晏清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他担心没人赡养,老了没饭吃,琢磨着到了动弹不得的那一天,也会选择自杀。另外,由于农村空心化,空巢老人没有文化生活,身边没有子女,缺少交流,老人精神孤独寂寞,也是老人自杀的原因之一。

  需要澄清的是,农村老人因病自杀,并不是说精神意志薄弱,吃不了苦,忍受不了病痛,而是因为口袋里没钱,同时,社会医疗保障水平太低,不能满足老人看病需要,且现有的新农合还存在诸多管理问题,“新农合”让老人感到有一种鸡肋的味道,但家里又比较穷,“要死不活”的现状,既成了自身的精神负担,也是家人的“负担”,把家人“拖下水”,害得一家人都过不好,才想着“自杀”的。可以说,在自杀老人看来,他们选择或计划的是一条自认为“英明”而“悲壮”的路。

  通过“切片”分析不难发现,农村老人自杀现象,既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有社会保障水平发展落后。所谓时代背景,主要是城乡差别大,城市经济越来越发达,城市社会越来越繁华,城市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完善,城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资金、人气都向城市集聚,但还不具备把老人安排到城里居住的时机,与此同时,农村经济越来越萎缩,人气越来越低,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家庭化,加之改革开放后,农民为了方便生产,选择分散居住现象比较普遍,家庭之间相距较远,老人的生产圈子比较封闭,交流少,精神孤独寂寞,更加容易产生想不开的冲动。

  可见,农村老人自杀现象增多,是一道待解的社会课题。目前,才刚刚引发人们的关注,要解决这道课题,还需要一些时日,也需要经济社会发给力。当然,越早重视越好。否则,农村养老将成为新的农村短板,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