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井下居住”者将能去哪儿
时间:2013-12-07 20:25:11  来源:红网  作者:高亚洲 

  “竟然还有人居住在井底下!”有市民看到一个老太太把井盖打开进入了下水道,慌忙跑上去想帮忙并且报警,走近一看,下水道里有灯光和孩子的笑声,还有床被子……住在北京朝阳区丽都花园路井底下的,远不止他们。邻井的男子说,“三个孩子上学得花不少钱,家里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妻子负责在家看孩子,我出来打打工,房租太贵,至少一个月也得300元,我在这里已经住了近20年。”(12月5日《北京晨报》)
  
  在高房价高房租的逼仄下,住不起胶囊公寓,再不济也只听说过隐居山林的,或是搭窝于屋顶的,没想在井下还能觅得一处安身之地,还真是闻所未闻。说是创意无限,似乎有点调侃过度了,而且是对于在井下居住长达近20年的一家人,这样的境况无疑是让无数人动容的。
  
  在四平方的井下是如何住下一家人的,又是如何坚持了20年的?他们在黑暗的井底下,是如何顽强生存的?可能我们许多人都无从想象,更大的奇事还在于,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人发现呢?城市日益繁华,街道日益宽敞,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他们的存在意味着什么呢?
  
  如今,他们将作为城市文明的格格不入者进入舆论关注的视野,他们的命运将迎来什么样的改变呢?根据目前的报道,他们被安置在临时住所,既然是临时,自然还要面临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他们还能回到井下吗?显然是已经不可能了,姑且不说他们的井下生活可能对公共设施造成潜在危险,单就他们的出现给市容市貌造成的“非正面影响”,要回到井下是不可能了。这就如此前那些天桥下的流浪者,一经媒体曝光后,便被迅猛“生长”的水泥锥堵住了安身之处。
  
  那么接下来,他们将面临的,无疑是两种选择,一是被送往救助中心,然后被遣送回家;二是被幸运地安置到“温暖”的住处。如果是前者,对井下居住者算是福音吗?显然也不算,他们不是城市流浪者,也不是精神异常的意外走失者,他们虽然处境艰难,但是显然是揣着一个城市梦而来的,有为孩子的教育而来,有为更好的生存而来。如果就这样把他们遣送回家,他们勇敢地进入城市的意义又何在呢?如果不是因为对城市有更好的期望,他们还至于舍弃家乡,蜗居井下呢?
  
  他们有没有可能住进安置的温暖住处呢?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媒体的强烈关注下,城市管理者基于人道关怀向弱势者提供意想不到的关怀,这并非没有先例,如此前“自锯病腿”的河北农民,在舆论的关注下,各种意想不到的“关怀”汹涌而来,以至于后来他形成了对媒体的依赖,生怕丢失了媒体的关注。如果他们住进了温暖的安置处,比如安置房,这首先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如果他们可以,那么多类似于他们的弱势者是不是也要被悲情地发现,然后被温暖地安置呢?这又会是我们在文明社会所乐见的吗?
  
  对城市中的弱势者而言,寻求可能的庇护,应该是他们在实现城市梦的过程中可选择的路径依赖,当然,这种境况的实现,肯定不能完全仰仗于媒体的关注和舆论的热议,需要社会管理者勾勒出稳定而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至少能让居者有其居。关于廉租房,“僧多肉少”可以成为一个去说道的理由,但是如果现行的分配制度,做不到让最迫切需要者得到最及时的帮助,那还不如“人艰不拆”,让他们在井下居住过冬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