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部分城市房价上涨明显,是众多社会问题的集中表现,其背后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调控政策不力,尽管调控政策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城市化委员会专家委员、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回顾近几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限购、限贷、限价、房产税试点、二手房征20%个人所得税等组合拳频出,力度已经不小。为何调控效果与百姓预期仍相差甚远?秦虹认为,自2010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是在住房市场上抑制投机需求、满足合理需求。这有利于缩小在住房资源占有和消费上的不平衡,对解决目前住房存在的主要矛盾,针对性比以往更强。
秦虹分析了房价上涨的背后原因——
首先,大城市房价高企是区域、城市发展不均衡的必然表现。目前,大量刚性购房需求集中于东部中心大城市,造成住宅供应压力极大。这对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多更好地发展次中心城市,科学发展城市群,提出了紧迫的挑战。
其次,房价明显上涨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货币资产保值增值渠道少、实体经济发展减速等情形下,人们把对居住条件的改善与私人财富累积的需求叠加在一起,买房愿望特别迫切。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如何解决居民货币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增加更多的投资渠道也是缓解购房需求压力的重要方面。
再次,房价高企又是社会管理和法律制度亟待完善的表现。住房不仅是解决住的问题,还捆绑了社会功能,使本应是先租后买的住房梯级消费变成了必须买房的需求,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例如,在各大城市,学区房价格上涨最快,为什么?主要是不买房就不能落户解决小学生就近入学的问题。再有,租房稳定性差,居住管理、租房管理等法律制度还不完善,所以人们不愿意租房更愿意买房。
此外,房价高企也受到土地供给制度的影响。地方财政各种资金需求都对土地收益依赖过大。如果商住用地的供应量不足且价格持续上升,又怎能让房价下降呢?
以上这些房价高企的背后原因,又有多少是调控政策能够解决的呢?“恐怕既需要完善调控政策,也需要更广泛深入的改革才行。”秦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