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让枯城宜居离不开公众财政的倾斜
时间:2013-10-21 21:16:28  来源:红网  作者:张松超 

  甘肃永泰古城于明朝建成之时,城方圆几十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川沃野,城背后山林茂密,可藏千军万马。可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转移,古城人口从1300多人锐减到100多人。(10月20日《新京报》)
  
  其实在西北像这样因生态恶化而被废弃的村落还有很多,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如今却要人们被逼着背井离乡,去陌生之地寻求生存,怎不叫人悲怆?但这其中却又蕴含着多少的无奈:留者,自然灾害频发,实在是难以生存;去者,不再有熟悉的人,相似的生活习俗,甚至是那亲切的口音。但是为了活下去,真的是不走也得走,如今该村仅剩下6户人家在等音信就是最好的佐证。
  
  西部大开放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我们也认识到了保护西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其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全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但是由于西北地区本身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发展滞后导致的开发保护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遏制,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每年沙尘暴肆虐华北地区,越来越多的西北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这都说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而在此,对于西北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笔者不做过多的赘述,毕竟寻求问题解决之道,让类似与甘肃永泰这样的西北枯城变得更宜居才是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类似于生态治理,让人类生存环境更宜居的资本投入在短期内是形不成投资回报的,更谈不上剩余收益,这也就注定了这一行为主体必须由政府来充当,也只有靠着公共财政的倾斜才能让枯城更宜居。
  
  在这种语境下,一方面需要腾出足额的财政支出,直接用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枯城基础设施的改善,另一方面,必须要加快发展有市场效益的产业,从而加大对公共财政投入的支持。但是拿甘肃永泰来说,目前再进行巨额的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显然是不合适的,毕竟现今当地人口已经所剩无几,但是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却是长远的,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惠民工程,而这也是当地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必须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将其作为一个长久系统的工程来做,而像甘肃永泰这样枯城的形成却也给了我们不少的警示。也就是说,在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原则下,必须要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用于生态环境治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而接下来更需要去关注那些正在形成的枯城,在公共政策上给予倾斜,从而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正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大公共财政的倾斜力度,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枯城慢慢地变得宜居,也让更少的人为了生存而背井离乡。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