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汽车主导的城市到世界最宜居的城市—50年来哥本哈根的蜕变
时间:2013-09-11 11:17:04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赵春丽 

  作者简介:
  赵春丽,哥本哈根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可持续城市发展、扬•盖尔以人为本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慢行交通。

    下面这组对照图片(图1),是在同一地点不同时期拍摄的,展现出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城市空间景象,场景给人的感知是非常悬殊的,每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会选择怎样的城市环境呢?想必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是后者。

101678abfbd8a69429d12c85241b9f6a.jpg

  Strget大街是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1962年11月17日,这条街道的功能被彻底地改变了,从这一天开始,这条仅有11米宽1.1千米长的街道从单行机动车道被改为了步行街道,一个城市的蜕变就从这条街道开始悄然地发生了,50年后的今天,哥本哈根被英国Monocle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也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这座城市背后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对于今天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又有哪些借鉴意义呢?

    哥本哈根的故事——从不可能到可能

  “我们是丹麦人,不是意大利人,禁止汽车通行的街道和公共空间在北欧的天气和文化环境下是不可能成功的……”——任何一项新的尝试都会伴随着反对与支持的不同声音,哥本哈根也不例外。Strget大街,不是欧洲的第一条步行街,但却是第一条以减少市中心区域汽车出行为目的而改造的街道,也是哥本哈根市政府试图开始改变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举措后面的推动力量除了改善城市环境,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推动力量是受二战后德国一些城市发展模式的启发,力图通过改变街道环境,促进消费,确保人们有更好更安全的购物环境的同时,带动经济增长。尽管起初伴随着哥本哈根市民强烈的反对声音,市政府还是坚持执行了这一尝试性的举措。一年之后,调查结果表明,人们步行出行的比例较一年之前,惊人的提高了35%,人们购物的频率也随着路边店铺的改造而提高,街道的环境氛围也因此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活力,这样的景象无疑是对这一尝试性举措的巨大激励和认可,3年之后,即1965年,这条街道被确定为永久性的步行街道,直到1968年,街道的铺装和沿街店铺的立面焕然一新,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街道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经典案例,也从此成了哥本哈根市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室外实验室和关注人们公共生活状态的窗口。

  如果说,Strget大街的改造,是哥本哈根蜕变的开始,在自此之后50余年的时间里,他们有哪些进一步的政策或者措施促使这座城市健康发展的呢?政府政策的引导当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又是谁或者怎样的一个群体在帮助政府工作人员影响和把控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呢?

  从汽车主导变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呈现的景象是机动车辆充满了城市并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变得艰难而危险,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几乎被高楼大厦、立交桥、机动车辆所占有,城市在发展,绿地在增加,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却在逐渐淡出城市空间,也意味着城市活力的丧失和凋敝,这曾经也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哥本哈根呈现的城市景象,但是庆幸的是,他们及时警醒,以Strget大街为标志的改造,促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那么,他们是如何将小汽车逐渐移出市中心,创造了今天的宜人环境呢?

  继Strget大街改造成功之后,没有机动车打扰的公共空间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欢迎,由于人们到访频率的增加,也给街道店铺带来了很多的消费者,截止1996年,仅仅从4月到10月之间,就有126家咖啡馆应客人的需求而开业,人们开始享受这种没有汽车噪音和尾气污染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活,城市的活力逐渐开始回归,基于这一喜人的成果,政府人员和规划者在1962到1996年间,先后将位于市中心的4条街道和8个广场改造成了禁止汽车进入的区域,哥本哈根的步行区域面积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6倍,并同时以每年3%的比例减少停车空间,同时逐渐提高停车位的收费标准,以减少小汽车出行,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大部分市民认可的同时,起初也引来了反对的声音,这些声音主要来自店铺的零售商和汽车销售商,因为他们认为限制小汽车进入市中心,为人们的出行和抵达带来了不便,也就因此会降低消费者到访的频率,从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意;汽车生产商则自然地认为由于街道的关闭限制汽车出行,也就会降低人们购买汽车的欲望而影响到他们的销售额。他们的担心与反对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却使他们不再担忧。因为呈现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到访市中心,也因此带来了更多消费者,2012年有调查显示,50%的消费者是以步行和自行车的方式到达,36%的消费者使用汽车到达(2012,Lars Gemze),有活力的城市环境使人们停留更多的时间,也因此带来更多消费的机会,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使人们愿意以步行和自行车或者公共交通的方式抵达市中心,但人们同样会购买汽车,作为远行的出行工具,于是最初来自反对声音中的矛盾就这样在欢乐的公共生活中逐渐化解了,人们希望可以增加更多的步行街道和广场,城市活力的增加,使哥本哈根市民在室外活动的时间由原来的每年两个月增加到十个月,到了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咖啡店会提供火炉和毛毯,人们一样可以坐在室内或者室外享受公共生活(图2)。同时,在这一时期,加强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人们使用自行车出行是减少汽车出行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汽车出行量的减少的另一个裨益是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了,噪音和尾气污染都被降低到最小程度,市内的行车速度被控制在不准超过50km/h,城市空间变得亲人,人们可以坐在路边喝咖啡,不用担心身边有汽车疾驰而过,因为哥本哈根的道路结构设置是充分为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考虑的,使他们避免危险并被保护。截止到2012年,哥本哈根市民上班通勤使用的出行工具中,汽车出行比例为25%,自行车出行比例为36%,公共交通为33%,步行出行为6%。

  哥本哈根成功的秘密:永远把人放在设计的第一位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他不仅是有形的存在,对于人类而言,他还是一个象征民主意义的空间,正如世界著名的丹麦城市设计师扬•盖尔(JanGehl)所言,每一个居住在城市中的人都有权利享受和使用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并开展公共生活……而城市空间是实现这一民主的重要载体之一,人类是城市的主人,人类也有责任和义务为我们自己建设和争取更好更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

  “每一个城市的政府都有负责交通建设的部门,有负责城市规划的部门,但却没有关注人们城市公共生活的部门……而事实是只有一切以关注人为中心,才可以建立一个适于人生活、工作、休闲和访问的城市……”(Jan Gehl)如何使“以人为本”不再停留在概念的层面,如何加强领导层与市民的对话和交流,这曾是哥本哈根面临的问题,也是他们已经成功解决的问题。

  “如果没有哥本哈根皇家建筑学院研究团队的支持,我是不可能有勇气启动这么多项目,来增强城市吸引力的”,这是1996年,在任市长本特•福斯特所发表的言辞。他所提到的研究,是一项以人为研究对象,探索人们如何使用公共空间,如何开展公共生活的研究方法(公共空间,公共生活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由扬•盖尔在1971年通过一个研究项目报告发表,并于1986年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应用到不同的城市,哥本哈根是其被应用到实践中的第一个城市,这项研究方法的内容深入到了人们日常的公共生活中,研究人员坐在街道中,统计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数据,观察人们在城市中的行为与表情,采访市民的感受,从而得到关于人们如何使用公共空间,如何开展公共生活,什么样的空间受人们的欢迎,什么样的空间不适于人们停留和驻足的数据,这完全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第一次以数据的方式记录和描述人们的公共生活,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辅助他们科学地、客观地制定城市发展策略,为人们提供和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事实证明,这套方法作为领导阶层了解人们需要和意愿的平台,为哥本哈根的城市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每隔10年,哥本哈根市政府都会开展一次这样的研究,以便及时地了解城市的发展动态,倾听市民的意愿,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结 语

  “如果城市建设的方向是为汽车提供便捷和空间,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充满城市,如果建设的方向是为人着想的,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开展城市生活,享受城市公共空间带来的生活乐趣……”扬•盖尔如是说。要建立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政策的引导,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固然重要,但是根源还在于在相关人员制定政策和做出规划之前,是否能够做到设身处地地为市民着想,了解市民所需,并最终尊重人们的意愿去引导和规划城市建设。在我国目前的发展背景下,实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开展“公共空间,公共生活”的调研是一套科学的方法,可以通过学校的学生和设计院的设计师来完成,问题在于,我们所欠缺的是相关人员缺少对这一环节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需要从高校教育开始逐渐渗透,并影响这一领域的人。

  正如扬•盖尔常说的一句话:有吸引力的城市,就像一个成功的聚会,人们在这里逗留的时间总是比预期更长一些,因为这里有吸引人们可以逗留的有趣的事情正在发生,而可以让人驻足的城市,往往是充满活力的城市,人、空间、建筑构成了流动的城市有机体。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城市,如果我们将关注的重点从形式转移到人,从摩天大楼的尺度转变到人的尺度,从汽车的速度转变到适于人感受的速度,那么,哥本哈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细节和经验。如果就社会背景、经济状况、文化方面以及基础设施等,东西方国家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对美好公共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对温度、环境等舒适与否的感知是相似的,哥本哈根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成为了世界上公认最宜居的城市,而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用3年(2007-2009)的时间也做到了惊人的改变(图3),那么,以我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视程度,我们可以乐观地憧憬我国的城市发展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而哥本哈根的发展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的,也希望本文可以为我国城市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图片来源:纽约是交通规划局,DOT,NY)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