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切实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
时间:2010-06-17 17:33:43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吕苑鹃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重如千钧。

一年一度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纵论国计,尤为关注“三农”问题。如耕地保护如何创新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城镇化建设中,怎样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和发展权?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人增地减’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对未来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形成潜在的巨大威胁。如何用有限的土地来保障无限增长的人口吃饭问题,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面对严峻的现实,任启兴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有关制度。

他认为,首先要实行基本农田占用公示制度,凡基本农田经批准转移用途后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做到公开、透明,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其次要建立用地听证制度,让社会各界参与对土地价格、用途和利用效果的评价,以监督制约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公益性征地;再其次要建立土地征用项目民主协商制度,对于重大的土地征用项目,要提交当地政协常委会议乃至全体会议协商。

针对耕地严重流失的现状,谢商华委员建议,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耕地保护金制度,并出台相应条例。

法规制度落实难度大,耕地保护责权利不对等,也是当前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对此,杨维刚委员认为应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调动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即积极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的财政补偿机制,拓展耕地保护基金来源渠道,实行耕地保护与干部绩效考挂钩制度,让保护耕地者受益。

小组讨论中,荣海委员提到:“2009年我国小汽车生产达到1300万多辆,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发展,但我国人多地少,公路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小汽车产业发展如何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应认真组织调研。”

耕地质量堪忧,同样牵动着代表委员们的心。“我国耕地70%是中低产田。”林嘉騋委员指出, 2009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综合调查和评定,我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9.80,等级总体偏低,建议实施土地修复工程,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农村土地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30年了,但因多年来土地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导致部分后出生的农民没有土地,已故农民的土地仍被原户占用,也没有进行第二次重新分配。同时,由于土地流转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降低了土地产出效益。”刘瑞莲代表在接受采访时呼吁,农村土地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引导农民走规模化种植和养殖的发展路子,跳出一家一户搞经营的小圈子。

方兆祥委员也认为,土地流转对农村发展意义重大。他建议,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和服务平台,引导发展新的流转形式,如土地股份合作、土地银行等。

与此同时,代表委员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乱象也表示忧虑。“由于种粮的比较效益低,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中‘非粮化’倾向严重。”九三学社中央指出。

对此,陈锡文委员也表示,要慎重对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他不无担忧地说:“中央明确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占用农民承包地,但是各地还是有很多这种情况,大公司进入之后大多种植经济作物,不种粮食,市场一旦变化,公司一拍屁股就走了,土地都挖鱼塘种藕了,农民拿这个地怎么办?”

农民进城后,如果就业稳定、立足安身了,能否退出农村的承包地?“目前,我们的土地法律制度只对非自愿失去土地的补偿有系统性规定,对自愿放弃、转让土地却没相关规定,不利于土地的流转,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不能有效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蔡继明委员表示,必须在原有的土地法律制度上“打补丁”,完善关于自愿放弃、转让土地的相关规定,使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能够活起来,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开“药方”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关系到节约用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问题。”高金榜委员认为,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产权主体不清、隐形市场活跃、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收益分配不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相对滞后等问题。

他建议,在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主体,通过土地登记发证,理清乡镇、村、村民小组三类主体的产权界限,避免产权主体虚置与权能重叠。其次,建立合理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机制。此外,还应鼓励试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政策。

“当前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民物权缺乏保障,主要表现在农民收益分配缺乏制度保障,家庭承包地缺乏物权法的保障,农村宅基地与房产难以实现市场价值。”冯明光的建议是,改革农村房产管理制度,加快实现农房和农村集体财产价值化进程,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快设立农村产权交易统一市场。

如何确保农村开发用地的所有者权益?胡德平委员建议,一是要严格限制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一次性征收;二是对集体土地转为公益性用地时,一般应采用政府征用的办法,持续付给村民组织租金;三是明确村民组织所属的开发用地的权益,并可自主进入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四是国务院应制定农村集体土地的开发规则;五是各地政府在统筹城乡用地上,加大对所属乡镇的规划、管理力度;六是尽快承认农村小产权房的合法性。

 城镇化之路在何方

谈及推进城镇化建设,代表委员们频频提到“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增减挂钩”。

许皞委员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综合整治,是牵连城乡一体化、耕地保护、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等多个方面的关键措施,可以提高建设用地生产效率、避免建设用地侵占耕地、改善农村综合环境。

“盘活了土地资源,推动了城乡建设,拉动了农村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的问题。”方春明代表表示。

讨论中,也有不同的声音发出。九三学社中央指出,不少地方采用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办法,先补后占、占补平衡,以制度创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这种制度保证了耕地的总面积,但若缺乏指标性的硬性约束,可能难以确保耕地质量。因此,建议在耕地占补平衡计量时,要探索科学的测算方法,建立耕地质量的监管和检查制度,并加强监管和检查,确保“占补平衡”过程中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谈到试点中出现的问题,陈锡文委员在小组讨论会上指出:“现在各级政府可能不敢随便乱占耕地,但是各地都在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规划,这个本质上就是拆农民房子,把农村建设用地倒过来给城镇用。”他认为,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使眼前的改革措施有利于农村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必须尊重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对此,李冬玉委员表示:“不能因噎废食。增减挂钩应该是解决加快城镇化发展问题的一个现实出路和方向,但必须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她建议,完善宅基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做好村镇规划,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实行有偿流转,保障农民的土地发展权。

吴正德委员也提出,要合理分配流转收益,保障农民在收益分配中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就是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要充分体现农民对土地的处置权和财产权,减少指标置换模式。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村民的保障机制,不能简单推行“以宅基地换房”和“土地换社保”的做法,要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发展权和收益权。

“在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受益。首先要尊重民意,在土地互换和利用方式、旧房拆迁、新居建设等方面要提供多种选择,实行公告共示;凡涉及房屋拆迁等财产权益的,必须征得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统一,不同意的不得实施。其次,坚持量力而行,防止大拆大建。农村土地整治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顺应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和能力,先示范、后推进,防止一哄而上,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开展。”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