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并将城乡统筹放在首位。此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开始广泛地进入全国各地的实践领域。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一个重要判断: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随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到了全局的高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顺应城乡关系发展规律,立足省情实际,在全国较早进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综观30多年来江苏城乡发展的历程,可粗略分为四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农村自我封闭为特征的城乡分割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乡镇工业大发展为特征的城乡联系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小城镇兴起和开发区建设为特征的城乡互动发展阶段;
——新世纪以来,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为特征的城乡统筹发展阶段。
全省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普遍走向自觉,始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着力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总结全省特别是昆山等地的探索性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路径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以规划一体化为突破口,打破二元地域分割,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全省各地坚持把规划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政策,引入片区发展等先进规划理念,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规划,以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二,以产业一体化为统合手段打破二元分工体系,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打破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传统产业分工格局,着力构建开发园区与乡镇工业小区之间的配套产业链、主城区与历史文化名镇之间的商务人流链和城镇生态平衡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之间的功能互补链。
第三,以资源配置一体化为切入点打破二元分配格局,推动城乡要素优化组合。通过创新土地优化配置模式、搭建城乡权益置换平台、降低农民进城安居门槛等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乡村工业和开发区分散布局的局面,各级各类园区正成为各地优化配置城乡资源、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第四,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保障打破二元建设体制,助推城乡生产生活同质化。全省各地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战略,促进城乡信息互通、城乡要素互动和城乡产业互补。农村面貌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全省近1.7万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七通”:通电、通公路、通公交、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
第五,以公共服务一体化为目标打破二元供给体制,追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教育经费、优质师资向农村倾斜,先进技术、医务人才向农村流动,广电设施、文化功能向农村延伸,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向农村拓展等途径,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全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六,以就业社保一体化为重点打破二元福利鸿沟,力促城乡保障并轨。城乡居民能否享有同等的就业社保政策福利,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稳定。全省各地多渠道促进城乡就业机会均等,多方面促进城乡养老待遇公平,多形式促进城乡医保水平相当,不断为填平城乡福利鸿沟创造条件。
第七,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为支撑打破二元环保机制,注重城乡环境共同改善。在这方面,全省各地有很多创造:实施城乡环保标准一刀切,实行城乡一律的严格污水排放许可制度,城乡共同承担环境责任;坚持环境设施不到位、产业项目不布点,环卫设施不配套、环保投入不减少,治理工程不完善、生态修复不停步等。
第八,以社会管理一体化为着力点打破二元管理机制,维护城乡和谐稳定。适应城乡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的要求,各地深化社会管理改革,切实解决管理不到位、城乡不衔接、职能不配套等问题,积极探索政府管理方式由单向管理为主向多元、综合管理为主转变的有效方式,努力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稳定。(作者系江苏省委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