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环球时报:媒体与记者的态度不应是分离的
时间:2013-07-18 10:22:52  来源:环球时报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首席记者王文志昨天发表轰动性微博,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等高管在一项收购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数十亿元国资流失。他认为宋林等已构成渎职,并有巨额贪腐之嫌。这条微博昨天下午被删除,新华社所属各官微未见转发该微博,各门户网站昨天下午亦从首页移除了相关报道。华润昨天发表声明,否认所受的相关指控。

  但这一实名举报的影响已经传播出去。这是继罗昌平实名举报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并成功将其拉下马之后,媒体记者的又一重大举报行动。这件事的发展及最终结果都可能对反腐败的举报格局,以及对媒体在中国社会的作用和角色产生影响。

  王文志复制了用媒体记者身份撬动社会关注的做法,并且在互联网的轰动性上一举成功。这样做会直接推动对华润高层的调查,就一事一议来说,对华润高层是否渎职或贪腐的调查结果,将决定对王文志之举的评价。

  形成这样的调查结果或许需要很长时间,在这当中我们有时间探讨另一个问题:媒体记者通过微博实名举报官员是否应当发展为一种模式?

  从社会建设的角度看,这种做法利弊参半。它的利在于调动了媒体记者的反腐积极性,对他们的作用做了最大化的发挥。这种出其不意制造的社会密集关注有利于打破反腐败的一些障碍,有利于具体个案的查办,并将这种查办置于公众督促和围观之下。

  它的问题和不确定性在于,记者身份与微博的结合形成巨大的话语力量,而记者个人未必都有能力准确、理性地使用这种力量。其实记者在这种情况下都部分借用了所在媒体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的使用通常是谨慎的。比如美联社在最新规定中,明令其所有记者不得在个人博客中发表未经美联社授权的内容。

  我们认为,记者的所有新闻活动最好还是通过所在媒体发表,微博应是辅助性平台。媒体应当支持记者的揭露性报道,与记者共同搞清事实,采取一致行动。记者个人在社交网站上冲在前头、媒体不表态的情况应尽量避免。如果整个媒体对事实没把握,记者的微博行动就不应当发生。

  目前的情况是有些媒体机构过于谨慎,不敢承担责任。而供职的记者又有爆料的强烈愿望。结果是一些“内幕”通过记者的实名微博走上互联网,媒体机构的部分影响力附着在上面,而该机构的态度又模糊不清。

  理论上可以有两种方式解决媒体与爆料记者关系的模糊性。一是让两者彻底分开,但只要记者通过职务身份微博公开爆料,这一点实际无法做到。二是二者统一起来,这一点虽然在面对敏感问题时很困难,但这却是媒体同其供职记者应当认真去做的。

  迄今一些媒体记者的爆料创造了新的突破力量,对这种现象的总结和思考应当及时跟上。罗昌平显然做了一件好事,然而如果所有媒体都出新的“罗昌平”,中国媒体的信息秩序就将面临改写,人们对媒体以及对社交网站信息质量的理解也将发生改变。

  反腐败与互联网的结合是新事物,成就和不确定性都会随之而来。发扬成就,及时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需要所有获得话语权的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时候,影响力和责任都应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个人可以只顾一头而不顾其余,而社会作为整体切不可这样。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