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拉美城镇化陷阱
时间:2010-05-05 16:21:41  来源:《财经文摘》  作者:孙鸿志  
“拉美奇迹”和拉美城镇化

了解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首先必须清楚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就是常常所说的“拉美奇迹”。它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拉美各国普遍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目的是在国家大力扶植下,有计划地促进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一战略给拉美经济和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其一,许多拉美国家都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巨大变化。其二,经济高速增长。1950-1980年,拉美地区经济年均增长5.6%。据美洲开发银行提供的25个拉美国家的统计,1980年拉美人均GDP达2288美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1950-1973年间,除西德、日、韩、泰国和中国台湾外,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超过拉美。其三,社会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例如,拉美人的预期寿命从1950-1955年的52岁提高到80年代初的65岁,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从50年代初的44%降到80年代初的23%。总之,拉美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的前几十年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被国际社会盛赞为世界经济的“拉美奇迹”。

拉美城市化是在拉美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20世纪30-70年代是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1920年拉美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为22%,1950年达到41.8%。1950-1980年,拉美地区总人口增长了l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4倍。80年代初,拉美已经是城市占主导地位,除中美洲的少数国家外,主要拉美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都超过一半。不仅如此,拉美还成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1980年拉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4%,1990年占71.9%,1997年占77.7%。

联合国预计,2025年拉美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85%。拉美的城市化是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实现的。有资料显示,欧洲城市人口比重从40%提高到60%,经过了50年。而拉美国家仅用25年。在拉美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在一个(通常是首都)或少数几个城市的现象。例如秘鲁首都利马集中了全国人口的1/3,蒙得维的亚集中了全国人口的52%,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占全国45%,墨西哥城占32%,加拉加斯占26%,圣地亚哥占44%,巴拿马城占66%,拉巴斯占44%,太子港占56%,马那瓜占47%,圣多明各占54%,亚松森占44%。联合国1995年发表的一份报告认为,在全球25个“超火城市”中,拉美占5个,其中圣保罗(人口1640万)居世界第2,墨西哥城(1560万)居第4,布宜诺斯艾利斯(1100万)居第12,里约(990万)居第16位,利马(750万)居第25位。

拉美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由于拉美的城市化是在相对短时期内实现的,城市化缺少统筹规划,致使城市化进程充满“无序”和“混乱”。

农村人口在短时间内以爆炸性速度流入城市,造成混乱。拉美国家虽然也存在城市间的移民,但农村向城市的移民占绝大多数。联合国人类住宅中心认为,拉美城市人口增长有40%来自农村移民。在许多人看来,城市的条件比农村好,有相对较高的工资,有较多的工作机会(农村多是季节性的农业工作),有较好的服务设施和较大的市场潜力,可以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城市相对优越的条件吸引着来自农村地区的穷人。但由于缺乏规划,城市没有能力为迅速增加的外来人口解决住房和基本服务(如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给水排水等),造成城市化过程的混乱。

大城市出现了大批非正规住宅和贫民居住区(贫民窟)。大批农民来到城市后,并不能得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很低,又得不到住房信贷,不能得到合法的住宅。于是许多移民通常会通过非法“侵入”的手段占领闲置土地,自己建设住房,其中许多住房是由破木板、旧轮胎、瓦棱铁板等材料建成。这些住宅并不在市政和有关部门规划之中,政府甚至认为这些住宅不合法,很少在这些居住区内进行基本建设投资,致使这些住宅区基础设施极度缺乏。这些非正规的住宅区逐渐发展成贫困阶层居住的大片贫民窟。贫民区居住条件恶劣已不单纯是一个住房问题,而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贫民区的许多居民是非正规部门的劳动者,没有稳定的就业和收人,没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不少人滋生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贫民区通常是犯罪率最高、毒品买卖和色情服务猖獗的地区,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发源地。

城市中逐渐形成一个“边缘群体”或“边缘阶层”。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但城市工业并不具备吸收所有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进入城市的这些移民长期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他们主要在城市经济的边缘自我就业谋生,许多人长期生活在官方确定的贫困线以下,长期不能合理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这些人逐渐成为城市地区的“边缘群体”,且规模越来越大。1990年拉美城市贫困家庭占家庭总数的36%,比1980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1990年拉美城市贫困人口绝对数量比1980年增加5790万。城市贫困现象成为拉美国家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边缘群体和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突出了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混乱,对社会稳定构成现实的威胁,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超前和过度城市化造成自然、社会和生活环境恶化。由于拉美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内部产生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如城市空气质量恶化、水源被污染、交通堵塞、住宅拥挤、贫民区无序扩张、犯罪率上升等等。有人将这些问题统称为城市病。城市病是几乎所有国家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但城市病的轻重可以因政府重视程度和管理方法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拉美国家的城市病比发达国家更严重,比如自然环境遭破坏,生活环境恶化,社会环境恶化。城市病在自然环境和经济诸方面的表现会进一步传导到城市的其他系统。在不断恶化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中,为求得基本生存条件,公民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变异,可能会对社会公德、传统价值、公共设施产生怀疑和抵触,甚至可能会漠视国家的法律。在拉美国家,特别是在城市贫民窟里,时常出现对社会的不满和威胁社会稳定的思想和活动。由于贫困长期得不到缓解,许多人接受或认可暴力手段,一些城市经常出现暴力活动和各种骚乱事件,社会治安状况差、犯罪行为猖獗成为拉美国家大城市普遍存在但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