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是农村困难户的“救命钱”,对农村贫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少数农村地方却出现了死人领低保、富人领低保、有名无实等现象。近日,南国早报记者分别对陆川县横山乡旱塘村、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升坪村两村的低保乱象进行了调查。(6月13日南国早报)
看完这则新闻,首先让我想到了著名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面对陆川县横山乡旱塘村、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升坪村两村的低保乱象,用这句诗来形容最为贴切了。
说句实话,农村低保是一个遮不住、盖不住的惠民政策,毕竟在互相熟识的社会中,谁家穷,谁家富,谁可以享受低保,谁不能享受低保,这个问题分明就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这不,在陆川县横山乡旱塘村和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升坪村,都相继曝出“死人吃低保”,面对如此明显违规的现象,我们不妨先来听听村干部的解释,村干部称是工作失误,诚然,工作失误在所难免,但是在“死人吃低保”的名单中,为何却离不开“近水楼台先得月” 村干部亲属的名字?村干部的权力把低保实惠“失误”在自己家中,如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逻辑岂能让公众信服?再者说,村干部工作失误,为何不把低保的“好处”失误到与自己无亲无挂的人家?工作失误的借口掩盖不了以公谋私权力偏袒的事实。
面对“死人吃低保”的纠结,问题在于活人手中权力袒护式失衡,为此,要想根除农村低保的乱象,让低保政策真正实至名归,笔者认为,信息公开是对权力最好的监督,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增强低保工作透明度,促进低保审批程序规范化、制度化,让城乡低保在公平、公开、透明的语境下,给群众一个心服口服的明白,以此来消除化解干群之间的猜疑和隔阂,还政府一个信任和清白,毕竟只有给农村低保戴上问责机制的笼头,让其在阳光下运行,政策的惠民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