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8月3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遵守法律,让“临时工”退出历史舞台
时间:2013-06-07 16:14:10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惠铭生 

    据媒体调查,正式工与临时工双轨制用人模式,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其中编外人员数量膨胀,违规事件高发。延安“临时工城管”打人事件,已不是今年媒体曝光的首起“编外人员”违规事件(6月6日《新京报》)。

  最近,“临时工”再次聚拢舆论目光,不仅饱受社会诟病,还被指责为机关事业单位推诿卸责的“挡箭牌”。基于此,南京市拟在机关事业单位清理“临时工”;广东省将以法规的形式不允许“临时工”执法。

  那么,我国究竟有多少编外人员?迄今,尚没有公开资料显示详细的统计数据。但媒体报道,当前,“编制内”、“编制外”导致的“正式工”、“临时工”双轨制用人模式,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比如,河南审计部门曾专项审计6县(区)环保局发现:实有人员765人,但财政供给人员仅159人,自收自支的编外人员,即“临时工”占到总人数的79.2%。

  这就是咄咄怪事了!1995年开始实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对所有劳动者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同工同酬……即从法律层面上说,“临时工”概念早在1995年以后就该退出历史舞台、寿终正寝了。新劳动合同法也秉持、延续了这一立法精神。时至今日,“临时工”为何几乎覆盖所有机关呢?

  答案只有一种可能,即这些机关事业单位不遵守法律,违法用工。在这些单位,因为编制内外有别,不仅仅是工资、福利、退休金等方面有差距,有的单位还对编外人员设置了很多发展限制,比如不考虑提职晋升、职称评定。有些“临时工”除了拿点微薄的工资外,连劳动合同都不签订,劳动保障几乎为零。

  法律明明禁止使用“临时工”,“临时工”明明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但却几乎覆盖了所有机关。机关不守法,无疑为企业用工带了一个“恶头”——机关尚且违法用工,企业焉有不效仿之理?

  比如,一些银行和国有企业,也有“正式工”、“临时工”之分,彼此的工资待遇有天壤之别。比如在一些银行,临时工每月只有区区一两千元的工资,福利待遇全无;而正式工月薪动辄几千、上万,福利待遇丰厚。而一些中小企业呢?“临时工”更是不少。企业偏爱“临时工”,原因就是可尽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赚取利润,但“临时工”的权益又如何安放呢?

  一方面“临时工”的称谓或用工形式已经过时,法律不允许存在;另一方面“临时工”却几乎覆盖所有机关单位,并风行大大小小的企业,于是,法律被践踏,而数不清的“临时工”的权益也在时刻被剥夺着。

  让“临时工”退出历史舞台,让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大小小的企业遵守法律,尊重劳动者合法权益,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带好头,为企业树立榜样。同时,劳动监察部门应该依法行政,严厉查处违法用工行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