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不切实际的“就业率”不如不要
时间:2013-05-28 13:19: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钱兆成 

    谢强(化名)是江西某大学哲学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学生预备党员,谢强被学院分配了一个硬性任务,就是督促、帮助同寝室的其他人,尽快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三方协议书”。谢强和他的同学们早就被告知,如果在论文答辩之前还没有交上就业协议,就不允许参加第一轮论文答辩。(《中国青年报》5月27日)

  虽然说时至今天,就业率考核有些荒唐,但学校方面的确不能对就业率考核掉以轻心。高校就业率考核工作给各高校施加了很大压力,根据相关规定,学校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就业率偏低的高校和专业的规模要受到控制。其次,就业率是一个学校的脸面,万千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特别关心就业率问题。最后,就业率是学校好坏的一个衡量指标,其作用如此之大,使得各高校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完成这项工作。

  一项单纯的数据被社会赋予了太多的功能,这就无怪乎考核出现怪现象了。一些大学可能会沿袭惯性,剑走偏锋,片面追求提升捷径而玩弄一些数字游戏。此前,媒体就曾经报道一些大学为了虚假的就业率,迫使学生们用就业协议书换毕业证的荒唐事,至于这纸协议书真实情形如何,学校并不关心。而这次的事件,则有些变本加厉,荒唐到不签就业协议就不能答辩的地步。

  就业率考核的确有些显得不合时宜了,在当下市场经济体下,企业减员增效,政府机构精简,事业单位下岗分流,社会上给大学生提供就业的岗位,很可能远远小于毕业生人数。学校要想实现就业率的直线上升,不造假,恐怕本身就不实际。

  为了完成就业率指标,大学生们开始了各种方式的自我推销:零工资就业;寻求挂靠单位,签署空头就业协议;向单位寄托档案,缴纳保管费等等。如此一来,就业率非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就业,反而适得其反。

  目前,学生的就业方式十分灵活,很多刚就业的学生,由于单位、岗位、薪金待遇、心态等各方面的原因,频繁“跳槽”, 并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谋职业或从事自由职业。想要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考核学生的就业情况,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既然就业率考核是一项既使学校为难,又使学生受到伤害的统计,不如废除它,不仅免除了造假的尴尬,也让学生们获得了解放。教育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让其回归本义并非坏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