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亲的经历看,我觉得,父亲才华横溢、智商很高。他在英国留学那段时间,正处于二战期间,他居然做了500场左右的讲演,同时还要兼顾写书、写论文。其中,他以中国海员活动频繁的辟铁街和乔治广场一带贫民窟改造作为城市设计课题,完成了研究生论文《利物浦中国城》。1944年7月,伦敦《泰晤士报》刊登了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创始人、建筑教育家赖雷爵士对该设计的详细介绍和高度评价,盛赞利物浦中国城将是“镶嵌在利物浦市的一块璀璨的宝石”!当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后,合众社还为此发了电讯。
在这期间,他当选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学生会主席,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担任这一职务;参加完成英国南部3个城市的区域规划,成为英国皇家规划师协会会员。等等这些都是对他的认可,说明他在学术上是非常优秀的。
我记得在《多少往事烟雨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导师阿伯科隆贝要他转交给蒋介石一封推荐信。因为这位建筑大师得知蒋介石将要接见他的得意门生:“即使哪一天查理·陈成为中国总统,我都不会感到惊讶。“这就是这位如日中天的世界建筑巨擘心中的中国弟子。父亲看后立即把信撕掉扔海里去了。他深知,信如果让蒋介石看到了,一定会把他杀掉的。导师为什么说这个话呢?因为他的同学中就有成为加拿大总统的。他们在一起所表现的才华不相上下。这让导师认为,他的学生陈占祥将来也会有这样的本领。
如果说到情商,我觉得父亲的情商可真是不够高。这是因为在人生观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青年时期,他有八年多的时间是在英国读书。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需要坦诚,需要真诚,需要有爱心。所以,他主动去海员俱乐部,为他们打抱不平,组织中国海员维权。后来还创办了中国海员俱乐部并兼任秘书长,组织在协约国商船和舰队中服务的中国海员进行文娱、福利活动。实际上,他和那些海员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对于一个中国留学生来说,为海员做那么多事情,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着一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也恰恰因为他的自尊,赢得了很多外国人的尊敬,他的导师因此把他请到家里住了很多年。要知道,那是一个种族歧视严重的年代,当时,英国人很冷漠,把一个中国人请到家里住是很罕见的。从他的情商看,他适于在那样的社会中生活。
再看看他和梁思成先生与苏联专家讨论“梁陈方案”的那一场交锋,换了别人,是不会那么做的。因为那明摆着是鸡蛋碰石头。可是, 他认为,“大家学术上是平等的,我讲的是学术真理。”这些都让我觉得,父亲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
父亲还是一个非常要脸面的人。记得有一次他被请去哈佛做讲演,哈佛给了两千美金的报酬。有人告诉他,一般演讲后要办酒会,不过这个酒会可办可不办。因为酒会的花销比较大,别的国家的教授都办,中国的教授一般都不办。父亲听后,说:“那就从我这开始办。”他说,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办呢?就因为人家觉得我们中国人穷?中国人也一定要办!后来,演讲的两千美金酬劳基本全部用来办酒会了。父亲很高兴。他说:“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了,如果不办,我们就太没尊严了。”
还有一次,一位大学校长请我们全家到一家非常高档的酒店旋转餐厅去吃感恩节大餐。那是一个非常昂贵的酒店。我记得,去赴宴时要着正装、穿礼服。校长说,“从今天开始就是我们圣诞季的开始,以后每天晚上一直到圣诞节,灯火都会亮着。现在就要预定平安夜的晚餐,不过这儿的价格昂贵。父亲当时就说:“这样吧,我们就在平安夜的晚上回请你们全家。”接着,他一拍手把服务员叫来,预定圣诞晚餐,而且要了靠窗的位子。当时,妈妈踢了父亲一脚。因为她知道这顿晚餐至少要一两千美元。回家后,妈妈说:“人家出国都能带几万美元回去,要这么花的话,回去能带几个钱?”父亲说:“钱是小事,咱们中国人不要老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小家子气。咱们不是礼仪之邦吗?礼尚往来怎么能做不到?我觉得,人的尊严比什么都重要。”那天妈妈没让我去,她对父亲说:“给你省了一个人的费用。”但那晚的餐费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
父亲是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他总是教导我们,读书要读活书,不要读死书。他说:“书要用脑子去读,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本字典。问你什么,你就能背下什么。这充其量说明你就是一本字典,就是一本百科全书,那不叫本事,也没有用。读书就是要把书化为自 己一种无形的东西,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通过读书,学会思想,学会思索,这样才能吸收所要学的知识。”
可是,看看今天的学校教育,就是一种考试教育,把人变成了机器。家长希望孩子念书念书再念书。从父亲身上,以及他给我们的影响来看,我觉得,受教育不仅仅是从课堂上、书本上得到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做人的教育。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而不只会读书。
举个小例子,去年春天,我们从德国一个小旅馆出发去赶飞机。当时,旅馆的走廊里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一群孩子。其中,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自己拖着一个小行李箱,肩上背着双肩背在前面走。我怕绊着他,就走在他后面。到了旅馆门口,他把门打开,站在一边对我说:“Ladies first。(女士优先。)”我当时既惊讶又感动。这一幕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这些教育有多么重要。
尊重他人,才是最大的自重。这既是我从父亲身上看到的,也是在国外多年所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