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立交桥下栽梧桐”说明了什么?
时间:2013-05-07 22:32:02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范子军 

    昨天有市民反映,在郑州市京广快速路立交桥下,栽种了10棵法桐。附近居民不解,这里阳光不充足,树栽在这里能活吗?对此,相关部门称,这样做确实欠妥,会向领导反映,想办法改正。(5月6日《河南商报》)

    立交桥下栽梧桐树,树干离桥底和桥墩都很近,根本没办法正常生长,这是普通市民都知道的常识,然而,这样的奇特风景却出现了。如此规划、建设不可避免造成财力、人力的浪费,自然令市民费解而不满。

    绿化部门有关人士坦承,树木栽种在此处,根本无法长大,过不了几年还得移植,“树穴留在这儿,显然就没有做过调研,应该是外行人规划的。”而在笔者看来,规划者未必一定是外行,或许规划的初衷压根就没指望其长大,立交桥下栽法国梧桐,实质上是短命的规划、决策造成的。

    当下一些城市的开发、建设中,类似这种立交桥下栽梧桐的情形并不少见。比如,某地一城市道路挖掉百棵香樟,花80万元重新栽上一批,品种还是香樟;某地跟风“大树进城”,花高价钱、大规模引进银杏树,结果成活者寥寥;至于形形色色、周而复始的城市开膛破肚在各地更是屡见不鲜,变化往往跑不赢规划。

    短命规划瞎折腾之所以司空见惯,有的纯为造政绩,有的属拍脑袋决策所致,有的规划跟着领导走,有的则出于某种利益寻租,不一而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固然很多、也很复杂,但其中至为关键的是,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民主决策、社会监督的机制不健全、不给力,导致规划、决策随意性得不到有效约束。

    要避免“立交桥下栽梧桐”之类怪象重演,就得切实改良现行规划的生态土壤,往其中注入更多民主决策的元素,并让短命规划缔造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