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若长江无鱼 我们愧对子孙
时间:2013-03-28 16:21:29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秦丹 

    鱼殇,鱼殇,鱼儿何其殃?密网罗兮毒饵伤,电来击兮无处藏。

    受过度捕捞、水电工程、环境污染等影响,长江鱼种、鱼量逐年锐减,东方早报昨天以“鱼殇”为题报道了长江水生生物的保护困境,读后令人忧心。

    长江无鱼,如果是我们这一代人造的孽,这个孽太大了。长江水族的命运正在遭遇大劫。投毒捕鱼何其恶劣?电打投放的产籽亲鱼何其自私?用迷魂阵连小鱼苗都网走何其短视?据调查,1980年代初,“长江女神”白鳍鱼尚有400头,但到了2003年,中科院水生所再次进行江上观测,未发现一头;中华鲟的亲戚白鲟,2003年以来芳踪难觅……一群孤独的研究者尝试使用各种手段延缓长江鱼类消失的步伐,仍忧心鱼类消失得太快,连鱼种都留不住。

    不要说渔民为了谋利,就是有些政府部门,因为长江流域已建立4个国家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竟然将保护区视为经济发展的“金箍”,恨不得一夜摘掉牌子,卖水卖田,做大“地主”。正是种种短视的谋利心态导致长江水生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危险,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保护和纵容污染企业排污。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提出了长江十年禁渔的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再次呼吁给长江水族十年休养生息的时间。这些建议利在千秋,但推行肯定会有阻力,可行性步骤尚需研究。不排除各种力量的博弈,甚至有人会打着渔民要吃饭的旗号来阻拦。但从报道看,我们的渔民是顾全大局的:“国家怎么定,我们就怎么走”,这就是民意。如果国家经过研究一旦推出政策,沿江一些省市的各级政府能否放下利益,主动积极地配合,尚需拭目以待。

    长江禁渔,第一步是解决好渔民的民生。水中少鱼,渔民的生活现在就不好过。据曹文宣介绍,有些渔民生活很困难,“一船的文盲、一船的血吸虫病患者、一船的超生户、一船的贫困户”,这样的渔民,早该上岸定居、移民安置了。但解决渔民的民生,要授之以“渔”,不能简单地授以“鱼”。如果是简单地发点补贴,肯定有问题,要全面地安置好这一代渔民的生活。好在,渔民已经多把孩子送上岸发展,他们是最后一代渔民。

    “地球造就一个物种至少要200万年,而人类破坏一个物种也许只要几十年甚至几年。”这是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一个孕育了龙文化传统的长江,正在变成生产畸形鱼、柴油味鱼的长江。鱼鹰飞捕、渔歌唱晚的风情已成昨日旧梦,血淋淋的捕杀、赤裸裸的利益已经使长江患病日深。

    我们要对地球、对长江、对子孙作孽到底吗?若长江无鱼,我们将愧对子孙。给子孙留一条干净的长江,留下一笔水生财富吧。对长江水生一族,不能赶尽杀绝。我们连年有鱼(余)的美好愿望,不能无处寄托。

    鱼殇,鱼殇,鱼儿何其殃?殃及你我子孙,谁之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