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郭文婧:“性都”之名非宣传片可瓦解
时间:2013-03-03 16:01:2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郭文婧 

    东莞这座城市被妖魔化,固然与片面的信息传播与强化有关,但真正的基础还是城市体验。在城市行为的众多组成中,政府行为又居于核心,由公务员日常业务工作所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政策实施、办事效率、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都会直接强化或者颠覆一个人对一个城市形象的认知。

    东莞曾被人称为“性都”、“血汗工厂”、“东方斯巴达”。这些妖魔化的名号,让东莞人很委屈。如今,一条时长15秒,包含可园、篮球赛事、知名企业家等“东莞元素”的城市形象宣传短片,正在全国多个高铁站场以及电影院线放映,为东莞“正名”。另一部由王志东、易建联等名人参演的宣传片《Hello,东莞》,也正在拍摄制作当中。

    城市形象建设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关系着市民的认同度与凝聚力,更关系着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东莞这座被妖魔化的城市,推出系列城市形象宣传片加以“正名”是必要的。然而,仅靠几部四处播放的宣传片,就能“正名”和建构一座城市的形象吗?

    学者普遍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空间、历史、文化通过人们的认知体验与媒体传播,在动态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对城市和城市人总体状态的感知概括。城市形象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内部层次是“城市之形”,外部层次是“城市之象”。城市形象建设既要对内,也要对外。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常识,对内的“城市之形”的形成机制包括五个步骤: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效应——媒体与人际传播的场效应——城市居民与城市空间的体验反馈——城市形象的个体意象形成——公共事件诱发的形象再认知;对外的“城市之象”的形成机制也包括五个步骤: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他相关——主相关。

    在城市形象形成的诸多要素中,城市体验是最核心和最基础的,对内的体验直接决定着市民对城市个体意象的形成;对外的体验,直接决定着能否顺利将他相关转化为主相关。个体意象或者主相关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会用这种倾向性印象去评价城市的其他品质。东莞这座城市被“妖魔化”,固然与片面的信息传播与强化有关,但真正的基础还是城市体验。东莞之所以被称为“性都”,这与曾经色情行业聚集、色情短信群发造成的体验不无关系,“莞式”甚至成了在全国有一定普及的色情服务名词。要“正名”、祛“妖魔化”,在形象宣传片大肆推广的同时,让这些体验销声匿迹必须同步进行。

    要去除曾经的“妖魔化”,可能并不难,真正的难处在于“正名”,因为“正名”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既需要解决不是什么形象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本是什么形象的问题,更需要解决将是什么形象的问题。在建构的过程中,晕轮效应依然存在,不可避免会受到历史包袱的影响,需要宣传片的不断冲击,更需要提供扎扎实实的、长期不懈的城市体验,来帮助内部的市民和外部的受众解构原有的印象,同化宣传的形象,建构起新的认知图示。

    城市体验包括的内容很多,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城市环境、城市人文等都是重要内容,其中城市行为的影响力是最长久的。在城市行为的众多组成中,政府行为又居于核心地位,由公务员日常业务工作所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政策实施、办事效率、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都会直接强化或者颠覆一个人对一个城市形象的认知。其实,无论什么城市形象,以人为本的形象是最好的形象,而东莞曾经的“性都”、“血汗工厂”、“东方斯巴达”等形象都恰好与此背道而驰。

    无论如何,为一座城市“正名”,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系列宣传片的拍摄与播放,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