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0月0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城市化:满天星斗
时间:2013-02-23 10:08:06  来源:浙江日报 

    相当一部分人士指责浙江城市化“散”,认为由此导致中心城市发展较慢。其实这种“散”恰是浙江优势,即区域发展有多个中心,多个引擎,动力强劲,历久弥新。

    “满天星斗”这个词,是向史学界借用的。中国早期文明发展,在新石器时代前期,各个文化区域群星灿烂而呈现出满天星斗式的特点。亦即中国早期发展并不仅有黄河中上游一个文明中心,而有若干文明发展中心,这其中就有灿烂夺目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浙江城市化也不是局限于若干个大中城市,而是具有满天星斗之势,形成了一大批分布密集、发展较快、各具特色的城镇。

    城镇密度居全国之最。以宜居空间观察,浙江在中国各省份之中,具有最高的人口密度,也具有最高的城镇密度。根据2009年数据,浙江每万平方公里宜居空间有8.0个城市,177.1个镇。广东居浙江之后列全国第二,每万平方公里宜居空间有5.7个城市,147.3个镇。江苏屈居第三,每万平方公里宜居空间5.3个城市,128.9个镇。由上可知,浙江宜居空间的城市密度是广东的1.4倍,江苏的1.5倍;镇的密度是广东的1.2倍,江苏的1.4倍。

    中等城市密度居全国之先。浙江绝大多数县级市和部分县城的城区,人口均已达20万以上,有些已达30万以上,均具有中等城市水平。浙江还有一批特大镇的人口,已达到20万以上或将要达到20万,形成了中国其他省区所不具有的中等城市的较高密度。中国百强县中,浙江虽不是最强,但却数量最多。

    设区市发展亦快。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尽管一些地级市人士认为省直接对县体制影响了他们发展,然而从数字上看,浙江地级市发展仍快于全国同类城市。2001至2011年,浙江11个设区市市区GDP,年均名义增速16.9%,同期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市区GDP,年均名义增速16.6%。可见即使浙江发展整体放慢,浙江设区市这10年发展也并未因“满天星斗”而受较大影响,仍略胜全国同类市一筹。

    较高的城镇密度以较高的人口密度为前提,但高密度人口未必就一定导致高密度城镇,若干客观因素成为浙江城市化满天星斗的重要推手。

    上海弱化了省内大城市发展。19世纪中后期直至改革开放前后,浙江的经济和交通中心均在上海。新中国成立前,浙江人才和资本主要是在上海“异地上市”。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各地多半与上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上海的宁波人、绍兴人等,有力地促进了宁绍地区的发展。同时,北仑港未发展以前,浙江各地的煤炭等大宗物资,多半经上海中转。改革开放后,环杭州湾农村地区,正是凭籍上海力量,冲破计划经济束缚,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远比大城市为快的发展速度,这也正是浙江一些县城和大镇最初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生产要素“就地闹革命”进一步弱化了原有大中城市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严重束缚生产要素流动及效率的发挥。在这种窒息人的体制环境下,农村本地能人,只能在本地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经济,形成了一种“三本经济”。碰巧浙江又是工商传统很强地区,碰巧又遇上1984年农业大丰收,粮食产量达到空前绝后的363亿斤,而2011年只有156亿斤,乡镇企业当年产值比上年增长55%,从此迈上了快车道。当然,其中起基础性支撑作用的,是我所谓的高密度均质化空间。

    感谢技术发展的普及,我们寻常人等已能通过卫星观察城市发展。浙江满天星斗式的城市化格局,已经或正在形成典型的星云状分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浙江城市化已不能再满足于通常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要求,而是加快星云状城市群和城市带的整合优化,加快提升空间效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