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镇化 谁来种地
时间:2013-02-23 02:54:37  来源:南风窗 

  在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到 “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并主推它的发展模式前,安徽的河镇已经“探索”多年。

  在城镇化背景中,“谁来种地”,土地如何流转,土地制度又向何方改?这些问题,日益逼近。

  放大到中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合作社,到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工业化背景下的以工商企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经营,到今天经营规模为200亩左右的家庭农场,可谓回环曲折,代价沉重。

  但家庭农场仍然只是开始。问题也在开始中产生。

  大户

  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来经营土地?时间可以回溯到4年前。

  从2008到2009年两年间,河镇借助国家项目完成土地平整1.2万多亩。这些耕地如何分下去?应该由谁来耕种?成为一个头等问题。

  镇农经站站长程小河说,“县镇村三级反复讨论后认为,国家投资2000多万进行土地平整,再分给农户进行分散经营,就浪费国家资金了;再加上农村种地的人也不太多了,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所以最后决定把大面积耕地流转给大户经营。”

  后来,程小河又补充道,“其实,我们就是为了大户经营才实施土地平整的,不然也申请不到土地平整项目。”

  程小河所指的“大户”,基本上都是工商企业。河镇平整好的1.2万亩农地,最后由8家这样的企业或老板流转,最大的一个大户流转了3000多亩,最小的一户也不低于1000亩。这些企业多为涉农企业,从事粮食加工、农机销售、农技服务等。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场地方政府推动工商企业下乡流转土地的热潮。各地政府在竞相攀比中,将大量工商资本吸引到农村经营土地。新华社的报道称,到2012年6月底,流入到工商企业的耕地面积达2500万亩,比2009年底增长了84.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则表示,目前我国公司经营的土地占到流转土地面积的20%。

  政府的推动是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的直接动因。河镇镇政府有关土地流转的文件上赫然写着,“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

  为了实现政府的规模经营目标,当地政府出台了各项针对大户的奖补措施。大户每亩每年可以获得60元的奖励、10元的柴油补贴、10元的中央财政补贴。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的大户,还可以获得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资本是逐利的。大户之所以敢下乡种地,除了政府的补贴,还因为他们认为种地是可以赚到钱的。流转了1100亩的大户吴新民当时就认为,“农民一亩赚500元,我赚100元总可以吧,1100亩不就是11万?”

  吴新民万万想不到的是,3年下来,自己当初的赚钱梦被摔得粉碎,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亏了上百万元。

  由于河镇属于国家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大户必须种植粮食作物。同样是种晚稻,农民每亩一般都能产千把斤,而吴新民最高只有600多斤。有时候管理不过来,还会造成大面积减产。2010年吴新民就有三四百亩发生草荒,每亩只收到二三百斤稻谷。

  说到大户的产量,当地一位老生产队长讲了一个故事。2009年底,镇里召集村组干部开会,几十个本队流转了土地的生产队长聚在一起算了一笔账,结果吓大家一跳:1.2万亩地一年减产了近500万斤。

  大户的经营效益之所以上不去,根本还在于无法解决劳动监督。

  劳动监督解决不了,就会带来劳动力出工不出力的“磨洋工”现象。这不仅使单产上不去,劳动成本也很大。吴新民说,他每年每亩的雇工费用至少在200元,高的时候都有250元。产量不高,成本又大,亏损就不难理解了。

  连年的亏损,成为大户的无法承受之重。

  家庭农场

  承包土地的安徽巢湖人的出现,解救了陷入水深火热的大户。

  2009年底第一批巢湖人接包了一个大户的2000多亩流转地,到2011年下半年所有的大户都将名下的土地转包了出去,其中90%都由巢湖人接手。

  与大户不同的是,这些巢湖人经营的规模都不大,约在200亩左右,正是1号文件所说的“家庭农场”,而在河镇,他们叫做职业农民。

  从吴新民手上租了200亩地的巢湖人张祥和说:“我们除非不出门,出门就种200亩,种少了不划算,种多了投入大,也不好管理。200亩正好,不烦神,稳赚!”“我们租200亩地,每年至少赚5万,高了10多万,平均也有七八万。”

  张祥和对自己的职业很满意:“一般打工的比不上我们,打工怎么搞都赚不到5万,我们一般七八万。我们一年到头还没人管,打工要受人管着,不自由,还要看老板脸色。他们打工要忙12个月,我们在家闲8个月。”“现在再让我打工,我都不干了。”

  巢湖人能赚钱,关键在于他们规模适当、雇工较少。张祥和说,他们平时的主要劳动和管理都是由夫妻两人承担,只是在农忙时少量请工,一年下来平均每亩雇不到一个工,也就百把元。“我们种200亩地,赚的就是自己的辛苦钱。”粮食生产的利润本来就很微薄,雇工太多就赚不了多少钱了。

  河镇的一位老村支书对巢湖人的印象也比较好。他说,“这些巢湖人的产量比大户高很多,有的比我们还高。他们能吃苦,一天到晚地干,不像大户,都是开小轿车的,从不下地”,“他们经常在外面种地,有技术、有经验”。

  “一般农民种得少,没有压力,技术跟不上没关系,我们完全靠种地吃饭,必须得靠技术提高产量,”张祥和说,“小面积的地农民不重视,他们大部分时间干别的事情,只有一小部分时间放在种地上,差不多就行了;我们就得一门心思扑在地里。”

  张祥和今年50岁,在外面专门种地已经有15年了。他早年主要在浙江嘉善,近年来回到老家安徽种地。论种地经验,他绝对是个老师傅,据他自己介绍,至今从他手上带起来的“徒弟”已经接近20人了。

  其实,在巢湖人的带动下,河镇很多农民也开始走上了职业农民的道路。去年流转土地的15户职业农民都是当地农民。程小河介绍说,“在同等条件下,我们肯定会优先考虑本地农民。”

  家庭农场的出现,可以说是城乡双向运动的结果。

  这从张祥和的包地经历上看得比较清楚。1997年在浙江嘉善打工的张祥和发现,当地很多农民进厂后自己的地就不种了,好好的地就这样抛荒了。惜土如金的张祥和夫妇捡种了四五十亩抛荒地,没想到种地收入比打工还高些,从此他们干上了包地这个行当。但由于土地比较分散,他们的规模都维持在几十亩的范围,收入也比较有限。

  2009年前后,张祥和耕种的土地被开发区占去。正在不知所措之时,他听说安徽老家有不少地方都有资本下乡搞大户经营,土地不仅平整而且集中连片。更让张祥和喜出望外的是,很多大户都对外转包土地。这下他可以继续种地了。

  从此,张祥和回到安徽发展。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他的经营规模扩大到了200亩左右。在其他地方种了两年后,他来到了河镇。

  大户的破产和家庭农场的出现,也使当地政府认识到了家庭农场的优越性。当地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高祥告诉笔者:“夫妻两人种150亩上下的土地,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两个人赚七八万,完全超过了社会平均收益,这是经济效益;他们的产量不低于老百姓,甚至还要高,这是社会效益。大户即使不亏,国家的粮食安全也会成为问题。”

  从大户接包土地的张祥和们,现在最不解的是,他们不仅拿不到政府的奖补资金,每亩每年还要向大户交100元左右的转包费。张祥和去年交给吴新民的转包费是每亩每年80元,而他的老乡小王交给另一位大户的费用是100斤稻谷,折合成现金就有130多元。

  就此,程小河解释道:“我们与大户签的合同是7年,还有4年才到期,我们总不能现在中止合同吧,只有在新签订的合同中给职业农民相应的奖补。”笔者了解到,去年流转土地的15户职业农民确实拿到了奖补资金。

  据程小河介绍,河镇目前还有2万多亩土地没有流转,但是镇里已经定出方案,计划未来3年将剩余的所有土地纳入土地整治范围,平整后流转给职业农民。

  小农

  在农村人口加速流动的背景下,土地流转势在必行。所以,中央在稳定承包关系的同时历来都允许土地流转。

  但土地流转要与农村实际相适应,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得损害农民承包经营权益。笔者在河镇的土地流转文件上也看到,“农村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但在实践中,何谓农民的意愿,却是个“模糊”的问题,并且可以操作成对农民意愿的违背,对他们权益的损害。

  徐世林,今年65岁,家有7亩地,2009年全被政府拿去流转给大户了,现在是巢湖人在种。他说,他们村90%以上的土地都被流转走了。当时很多人也不想流转,但是没办法,村干部三天两头往家里跑,最后看在干部的“面子”上,只有把地“让”出去了。

  徐世林说:“你说我们愿意吧,那肯定不对;你说我们不愿意吧,我们又签了合同。现在很多人后悔了,但是合同都签了,咋办呢,只有等到合同到期再说了!”

  徐世林所在村的村会计袁化武说,“当时好多人不愿意流转,主要是55到65岁的老人,他们在农村还算壮劳力。没工作,没固定收入,又没企业,他们想‘我就种地呗’。有的亲戚朋友出去打工,土地都流转给他们,还不要钱,他们肯定乐意种。所以,很多出去打工的人愿意流转,在家的人不干。”

  “种地我有两头收入,既能种地又不误打工。现在消费水平那么高,我种地,什么都不用买,一年不掏钱,照吃饭;地收走了,又不安排工作,我们吃啥?光靠打工?今天打点零工,有吃的;明天不打,就没吃的了!”徐世林这样说。他现在的固定收入就是每亩的流转费400斤稻谷,有活就在附近打些零工,没活就在家闲着,生活大不如前。

  袁化武讲,当时至少有一半农户都得做工作,工作难度很大。“我们村干部包片做工作,晚上跑到人家家里做工作,做不通就找他的亲戚一道去,跟征地拆迁一样的。有的死活不同意的,跑一次、两次、三次,实在做不通,就让他种,但只能种自己的那几亩地。”

  目前,依然种地的农户就是这些干部眼中的“硬钉子”。

  河镇进行土地平整和流转的原则基本是“整村推进”。去年流转给家庭农场的3000多亩地都是一个行政村的土地,这个村只有不到10%的地还留在农户手中。

  “应该是谁想种地,就给他种,出去打工不想种的,流转出去。但是现在,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全部都拿出来,就像1958年的共产风、大跃进。”徐世林有些愤慨地说。

  村干部也感到委屈。袁化武说,“我们有时候做工作也没办法,镇里给我们下了死任务,就得硬着头皮去做。”

  也许,更上一级的政府也会感到委屈。不委屈的,似乎是进行“锦标赛”的行政体制。而农民的意愿、权益得不到尊重,始终是一个阴影。一个那么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阴影。

  (文中人名、地名采用了技术处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