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伪城镇化”忧思
时间:2013-02-05 11:50: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孙维国 

    如今,城镇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农村城镇化的一线亲历者、见证者,我对当下农村城镇化的一些现象充满忧思。

    在城镇化的推进中,农民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这种权益不仅指农民的土地权益,更为重要的是农民进城后的发展权益——并由此造成大量没能得到市民待遇的“伪市民”。

    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使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厘清一个根本问题,即农村城镇化是由经济发展自然催生(即“自然城镇化”),还是无视发展规律人为强行推动(即“人为城镇化”)。如果是前者,那么农民的权益就能够最大程度得到保障;反之,如果是后者,农民权益就难免被层层盘剥。

    一个农民,如果他已经长期在工厂上班,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和厂里为他缴纳的基本福利保障,那么此时他身份虽是农民,也有土地,但土地于他成了一种副业,他实际上已是一名产业工人。他的这种身份转换显然是由经济发展自然催生,而非人为强行推动。经济发展了,工厂、商场自然增多,农民就业就有了支撑,此时如果他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他就随之被城镇化。这种城镇化不仅自然而然,也能使这位农民土地被征后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当前农村城镇化的一个最大问题,恰恰就是农民进城后生活有无保障。

    而“人为城镇化”,常常是一种典型的“伪城镇化”,是借发展经济之名,行掠取土地利益之实。以为将农民的地征掉,一次性补偿一笔征地款,再将农民赶上楼,就是城镇化了。至于农民“上楼”后有没有稳定工作获取经济来源以支撑生活,有没有基本的福利保障以解除后忧,则不管不问。

    于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结果就出现了。这些土地被征掉进城的农民,你说他是市民,他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福利保障;你说他是农民,他没有土地。人是到城里了,也住在楼上了,但生活反而比以前更难。由于这种城镇化并非经济发展自然催生,有限的补偿款只能短期保障农民进城后的基本生活,却无法提供长期的生活支撑。

    外观这种城镇化,高楼林立,新城拔地而起,不断攀升的地方GDP,官员闪亮的政绩。与此对应,缺乏后续生活保障的农民越来越多,民怨越积越大。这不是真正的城镇化,虚有城镇化之表,没有城镇化之实。

    这样的城镇化,出问题是迟早的,最终损害的是农民和国家的利益,为此买单的是整个社会。有人说这是城镇化的错,其实不是,城镇化本身没有错,错在这种城镇化的路径是无视发展规律人为推动。是一些人的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利欲熏心,造成了“伪城镇化”,产生了大量“伪市民”。

    令人忧虑的是,“伪城镇化”如今仍然在一些地方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些地方的官员不知道这样的城镇化会出问题吗?不,他们可能比谁都清楚背后的重重隐患,可这样做能以最快的速度提升GDP和政绩,先捞取政绩,再提拔走人,出问题也与自己无关。

    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农村城镇化的一线亲历者、见证者深切的忧思和呼吁。农村城镇化难免会出现问题,但如果采取了错误的路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