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城市,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让城市日新月异。(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由打工青年艺术团提供)
当越来越多的城市新建小区门牌上写着某某村几号楼,当漂亮的写字楼里漂着更多没有城市户口的打工一族,当城市公交车上挤进更多还未掸去建筑尘土的农民工,你一定不会怀疑,城市的身躯正在扩张。城市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汇聚吸引着各种资源、人才,引领创造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
据“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发布会”上透露的数字,截至2008年末,全体中国人中有6.07亿人口居住生活工作在城镇,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
城市发展突飞猛进,成就巨大,但必须看到,一系列制约城市化的体制机制因素仍有待消除,特别是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能彻底改变,城乡分割让各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合理配置还无法很好实现。城市化进程在一方面快速推进的喜人局面下,面临着与阻力和束缚日益尖锐的矛盾。
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才的自由流动和科学配置,决定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力。作为人口登记管理制度的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限制城市人口、阻碍人才流动的消极作用日趋显现。当城市户口特别是少数大城市、特大城市户口承载的基础设施比较优势、优质教育资源、较高水平的社会福利保障内容后,户籍愈来愈成为固化城乡分割,妨碍人才流动的障碍。
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何至今没能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和不完善无疑是关键一环。改革开放以前,城里人大多都在国有、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各项社会保障都由所在单位提供,即所谓的“靠公家”。而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依靠土地解决。社会保障体系被分割为城乡两个完全独立的体系。除了少数政策照顾和农民子弟通过考学获得干部指标成为城里人,农村人口并不存在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的情况。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激发了城市活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繁荣壮大,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既是农民勤劳致富的主要门路,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急需的人力资源。用工制度的灵活多样,与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匹配、不适应甚至脱节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劳动者权益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维护,恶意侵权现象的存在威胁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和谐。
与此相应,城市管理理念、制度的改革创新力度,也存在诸多不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城市应该是创业者的天堂,从基础设施的便利到各种服务保障措施,城市的管理方式应该最大限度地以人为本,以创新为本,为各种层次的人才实现自我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提供便利条件和制度支撑。但客观地看,无论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是小商小贩摆摊谋生,从办理执照、贷款融资,到申请摊位、减免税费,较高的制度成本和僵化生硬的管理方式都成为一道道令人生畏的障碍。
城市化进程要推进,问题肯定要改,可改起来谈何容易。户籍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城市管理,这一项项、一个个改革哪一个不是涉及人员多、社会影响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单兵突进、盲目冒进,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多种问题,令改革举步维艰,陷入被动;相反,精心统筹,搞好试点和配套衔接,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恰能在点滴改善中孕育制度飞跃,在渐进式探索中避免社会动荡,降低改革成本,虽然不大会一步到位,但却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最终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
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改革,养老保险覆盖人群逐步扩展到事业单位、农民工群体,医疗保险替代公费医疗试点,以及一些城市松动户籍管理、降低准入门槛的努力,都在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打下制度基础,注入制度活力。不可否认,这正是在重重困难中,中国城市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依然能够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增长率,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受教育机会以及医疗、失业、养老保障等均有大幅度改善的重要原因。
正如《城市蓝皮书》中所言,城市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成为决定政治稳定、民生进步和环境可持续的关键因素。依靠制度演进推动城市发展,我们对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