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民日报:以质量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
时间:2012-11-21 11:54:0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邱霈恩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提升质量的城镇化。以质量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走集约精当的城镇化之路。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传统城镇化注重城镇规模扩张,其主要表现:一是圈地拓城,摊大饼式发展;二是大城市发展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慢,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战略相左;三是土地财政使城镇化变成财政开源的主渠道,导致城镇化的扭曲;四是过分强调吸引外来投资,而忽视人力、文化、自然环境、地理优势等本地资源,忽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损失了城镇化本可带来的更多收益和发展潜力。显然,这样的城镇化有规模、无质量,以近利伤远利,是简单粗放的城镇化,既不科学又不可持续。而集约精当的城镇化,一切理念和行为都以节约和高效为原则,注重科学布局、统筹规划,特别是节约利用土地和各种资源,注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力争最大限度地精用、盘活各种资源并放大其价值,力争用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发展成效,使城镇的资源运作和价值创造更加绿色、更有后劲,使城镇更趋于宜居宜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趋同型转变为特色型,走有特色、有品位的城镇化之路。目前,城镇化的一个普遍弊端是:城镇规划和建设严重趋同,一窝蜂上马大建筑、大广场而不顾客观条件约束,竞相攀比大楼群大街道大立交而不顾环境和畅通方便,有的甚至拆了古建真迹而代之以粗糙的仿古建筑。其结果就是千城一面、毫无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特色也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城镇趋同问题,走有特色、有品位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应把本地和外来的发展要素都纳入规划和建设中,避免快餐式的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坚持因地制宜,创新规划设计,以本地的特色要素为基础吸纳外来要素;结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传承历史文脉,改善人文环境,挖掘特色内涵,塑造城镇个性,提升城镇品位,使城镇化成为强化以至再造本地特色和文化的过程。

  从单纯转换身份型转变为创业就业型,走共同富裕、均享服务的城镇化之路。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处置不当或制度和配套政策不完善,一些土地被征用的失地农民成了“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征地补偿标准、集体资产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就业安置、养老和医疗保障等,是失地农民最关心、最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不仅要转换农民身份,而且要让他们在城镇安居乐业。这至少包括五层含义:一是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二是城镇对这些转移人口的有效接纳,核心是确保其住得下来、上得了班、过得下去;三是城镇和工商业发展成果要大力反哺农村和农业;四是城乡要进行互补性和互促性的对接与同步发展,实行城乡统筹,均衡配置资源,缩小城乡差距;五是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均享基本公共服务。这五条,本质就在于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要卓有成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各地政府都应用大气力、下大功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优化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就业环境和人居环境,使城镇化成为促进广泛创业就业的生产力发展过程和共同富裕过程。与此同时,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大力提高城乡统筹和建设水平,逐步使城乡居民基本无差别地同享现代文明、均享基本公共服务。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