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房超:商业地产新思路的探索
时间:2012-09-19 11:11:54  来源:城市化网 
 从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的角度,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商业地产的一些想法和体会。我主要谈三点:
一、商业地产应该科学发展
  近几年房地产业发展出现一个大的趋势,就是商业地产发展非常快。根据对40个重点城市的统计,2011年年末有5.31亿竣工的房地产面积,其中住宅是3.15亿平米,也就是说有两亿多是商业地产,商业地产比重在整个房地产开发比重中占到了40%。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说明商业地产在近几年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应该说它迅速地调整了房地产的结构,调整了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了居民的消费结构,作用应该充分肯定,肯定它对GDP贡献、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对居民生活的贡献。但通过调研和数据显示,目前商业地产发展存在的隐患很多,喜忧参半。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个是效率低,现在全国几乎大的发展商都涉足了商业地产,都普遍反映效益低;再一个是重复建设非常突出,导致同质化现象普遍,没有特色。刚才苗主任讲到的,确实有非常多的有特色的商业地产案例做得非常好。但同时商业地产存在同质化问题,导致无序竞争。
    大家需要注意到一个新的现象,就是电子商务对零售业、对商业地产正产生巨大的冲击。2011年的电子商务接近一万亿元人民币了。我们华贸这中心的新光天地去年是全国第一,只有65亿元,这是大家认为非常了不起的数据,但和现在的电子商务总规模相比, 100个新光天地也赶不上。所以,如果商业地产不迅速地进行结构调整、专业化管理、对策研究,又这么超速度的发展,未来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商业地产有自身的规律,要求的资源和各方面条件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简单化,周期太短,缺乏对市场定位的研究。本来商业地产投资巨大,周期非常长,应该对市场的研究和市场的定位,站在非常专业的基础上认真论证,再用前瞻性的眼光进行项目定位。但是现在基本上建商业地产速度接近建住宅,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问题了,加上又把商业地产像住宅一样卖掉,这种非常突出的现象,将来都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我们认为在比较好的、比较快的发展形势下,要反思一下,要注意到商业地产自身的规律性,要冷静思考、科学发展。这是我谈的第一个体会。

二、关于商业地产发展趋势的一些思考
  首先在商业地产中,这个商场的定位,一定要在开发以前完成,开发运营一定要一体化。华贸中心之所以运营比较好,是因为建设之前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研究商业业态,研究这个组合如何做到相得益彰,如何能够匹配得非常完美。在建设的时候,实际上对商业、酒店、写字楼和整个环境的研究,这些基础工作都已经全部完成,基本上就是量身定做。所以它在建成以后,好多业内人都讲,华贸中心没怎么养,就迅速地火起来了。原因就是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足,所以就能迅速进入收益阶段。而有的项目之前功夫做得不足,非常仓促,建成以后,再来逐步调整完善业态,这样损失就很大,有的时候硬伤根本没法消除,所以这个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现在我看到北京三环以内,近几年建的大型设施,超过半数是不成功的。搞商业地产的人和搞商业的人,都认为在北京三环里是最好的位置,都认为在这里做没有问题。但现在来看没有几家成功,都在挣扎、纠结,招商非常困难,运营非常困难。零售商进驻商场,运行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如果你定位定得不是很准,零售商和商业地产商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都在那儿非常艰难地运营。如果商业定位做得好了,事先已经对市场有充分的研究,对需求有充分的研究(当然这个研究也不是完全的跟着需求后面走,也有创新和引领),如果你把这个功夫做足了,到正式商业运营阶段就会迅速的取得效果。所以要注意到这一点,不要同质化。有些区域不适合建大区域性的商业设施,那么你就不能建大区域型的,有些地区适合建社区型的商业设施,那你就应该建社区型的,不要贪大,不要说我这么多指标,这么多土地,就一定要建一个多大的商场。
  其次,传统的好位置不一定就是好的,你不一定能做成一个成功的商业;一个大家认为是很好的商业的位置,不一定做出来一个成功的商业。对商业的定位,一定要站在发展的角度去分析。现在北京市中心地段可能不如四环周边地段,因为现在整个形势变了,出行方式变了。过去老的商业设施都是自行车到达的设施,九十年代以后,商业设施逐步变为汽车主导。汽车主导就不是原来的概念了,我们在北京研究了很多案例,就是现在条件下的商业设施在定位的时候,不以传统的,不以一般人认为的所谓的商业地段定位,应该以更加符合现代出行、交通、环境、空间、可到达性,从这些因素来分析。所以在市场定位研究的时候,也要有与时俱进的想法。
  再次,商业设施越来越变成不是纯卖东西的地方了,它演变成了一个时尚和生活的中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我刚刚听到一个发言,是苏州的邻里中心,我没有去过,有时间我会专门地去学习一下。但是我听了这个名字,就感觉到这是非常成功的做法。现在市场中作商业地产通常都是起一个很大的名字,什么国际商城、大上海商城,而苏州这个项目的定位就是邻里中心,就像在居民区里面为邻里居民提供服务中心。有这种出发点,商业地产就应该能成功,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北京有一个三里屯,以酒吧、娱乐为主。最近我数了一下,两公里范围内有六个大型商业设施。我认为只有三里屯VILLAGE一家能做好,因为它是站在一个多年形成的以娱乐为消费习惯的基础上,相应的延伸到餐饮和购物,站在这么一个起点上,然后做了一组非常时尚的建筑,而且在建筑群里面营造一个非常有趣的商业空间,所以它迅速地火起来了。我不认识苏州邻里中心的人,但是我向你们表示敬意,你们名字的定义就说明真的是站在市场出发点去做这个商业地产,我相信你们会成功。
  最后,商业地产和零售业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现在这种关系好多都变成了一种博弈,就是做商业地产的人和零售商每天都在谈判、吵架、打官司,这是一种非常不对和危险的现象。商业地产和零售商是共生共荣的,他们应该是共享、双赢的关系。在利益冲突的时候,要看长远。华贸中心除了新光天地还有自己经营的购物中心,新光天地是我们的主力店,租给新光公司。我们希望把地铁出口和新光天地、购物中心之间打开一个通道,合同签了,新光天地开业了。打这个地铁口应该谁出资?和新光天地谈判,他说很困难,我说那我们出资。苗会长知道,企业投资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时间。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建了地铁通道,迅速改变新光天地运营状况,地铁投资可能不到一年就收回来了。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只是提醒大家,要站得高、看得远,商业地产商和零售商绝对不是博弈的关系,应该非常小心的进行对话,共同渡过一些培养期、难关。

三、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的思考
  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我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也请教了一些专家,看了一些国外的案例。其实中国的商业地产发展非常困难,每一个商业地产商都在叫苦。我延续一下苗会长讲的生态环境问题,商业地产业也需要生态环境。我跟日本一个公司交流的时候很受启发。他说过去城市发展以功能引导,这一百年、几十年,当高速铁路、公共交通更便捷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交通引导。如果希望城市扩展,就应该发展一些新的副中心,修一条、两条、三条地铁过去,修过去以后建商业地产、公共设施。政府给一个政策,允许你建铁路,两边给你少量的地,这样在修铁路的时候,商业已经和铁路一体化设计,住宅也是一体化设计。所以在日本坐地铁的往往是比我们大得多的老板。
  再一个是需要注意发展速度和质量问题。现在太快了,2011年有两亿多平米是商业地产,发展这么快,要反思,一定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而不要单纯的为了速度。我们现在搞房地产,做的最大的能收多少租金?香港有几家商业地产商一年租金就上百亿,所以发展关键不在速度。建筑如果不进行特别精细地打造,带来的后果是社会性的。所以现在伟大的公司,一定是令人尊重的公司,而不是钱多的公司。当然这之间不矛盾,钱多是因为成功导致的。一个伟大的公司是因为它受人尊重,决不是因为它有多大。所以我们应该反思,在这么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怎么处理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我知道商业地产的发展,要想实现刚才我讲的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然后把它建设周期适当延长,把它打造成精品,这都需要金融的支持,因为它的规律和特点就是如此,你不能像做住宅一样做商业地产。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的发展,一定要科学发展,一定要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企业家委员、中房协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房超在2012中国零售商大会“零售·金融与商业地产高峰论坛”上的发言节选)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