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规划提出,构建城乡平等和谐的新秩序,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文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实现港城发展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交通发展网络化,生态绿地系统化。到2012年,基本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形成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城市化率2020年将达68%,2030年将达到75%。
崛起三条区域合作的经济走廊
我市现已进入新一轮的开发热潮,原本“一心三极“的“T”型城镇体系结构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态势,为此,规划部门结合《江苏沿海开发规划》和《连云港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最新的城乡统筹规划,提出“∏”型的城镇体系结构。在本次规划中,三条区域合作的经济走廊呼之欲出:包括了海洲湾经济带、东陇海产业带和灌河经济带。
海州湾经济带作为沟通江苏沿海南北区域的纽带,以港口群发展为引擎,临港产业为支撑的沿海经济发展带。它包括连云港滨海新城、赣榆县城、灌河产业组团以及柘汪和海头的产业区;东陇海产业带,联系沿海东部与中西部交流的桥梁;依托陇海铁路发展的都市型产业带。沿线发展了连云港国际产业园、大浦工业园、宋跳高新区、新海城区、浦南经济开发区、空港物流园区和东海县城。灌河经济带将成为促进苏北区域协作的经济走廊;以灌河河港发展为动力,以临港船舶工业为主导的沿河经济发展带,带动灌河流域沿线灌南县和灌云县的城乡发展。
四大策略 凸显城乡统筹效率
策略一,要建构大海洲湾产业带,形成“带型”连绵发展的模式。以大港口牵引大产业,做大做强连云港港口群,提升连云港主港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临港产业的发展;海陆并举,做大“海铁联运”规模,扩大产业市场,提升产业结构,拉动港口腹地经济。
策略二,隆起东陇海都市带,聚集东陇海城镇发展极核,并沿交通轴线辐射扩展,发挥区域极核的联动发展作用,提升沿线城镇组团、产业组团的经济功能。
策略三,崛起灌河流域经济带,以“极核”拉动发展。灌河流域形成燕尾港新城、杨集物流园区、灌云县城、灌南县城、半岛新城五个极核,通过集聚灌河流域优质资源要素,极化发展。灌河的内河港口与东侧的燕尾港、响水的陈家港实行功能整合,形成区域协作的灌河港群。
策略四,大农业实现大统筹
以发展农业现代化为向导,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高效农业、新型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在产业、居住、文化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形成城乡互补、城乡共进的平等和谐关系。
四大行动
保障规划落实
近期正在实施的四大行动将确保新一轮城乡统筹规划的落实。“蓝色海港”行动,是发展沿海产业带。包括了梳理岸线资源、建设港口交通和开发临港产业,并编制《连云港滨海滨河岸线生态环境评价报告》等9个单项规划保障其实施。“绿色都市”行动,发展东陇海城镇群。布局东陇海产业带,塑造城市特色,开发东陇海精品旅游项目,编制了《东陇海线都市型产业布局规划》等3个单项规划。
此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灌河半岛“领航”计划也已经开始实施,完善灌河半岛交通体系,搭建半岛交通联运体系。疏通半岛与灌南县城联系的新港大道;建设联系临港产业的产业交通干道。集中布局半岛城镇居民,形成以长茂和堆沟为核心的生活商业区,配套于临港产业,打造半岛滨海新城。《灌河流域产业布局规划》等三项规划也已经出炉。最后一项是近期的农村建设,包括在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四县的农村中选择农业基础相对良好的村庄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的试点,以及优化基础设施等深化新农村建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