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盛夏,各地频现“看海”奇观。尤其是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的强降雨,导致城市交通大面积瘫痪,市民开车如行船,首都一时之间成了“东方威尼斯”。一场大雨引发诸多问题,着实令人深思。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亦是突飞猛进。且不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比比皆是,也不说各类地标性建筑层出不穷,单说宽阔的公路连着城市的每个角落,就足以看出城市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然而,一个城市看得见的地方很重要,看不见的地方其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一场大雨,往往就是对城市建设水平的一种检验。
法国文学家雨果在名著《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历时126年建成的巴黎下水道长达235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最负盛名的城市下水道系统;2006年竣工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则有“地下神殿”的美誉,让东京免受水患之苦……平日里看不见、不起眼的的下水道,在关键时刻与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休戚相关。
城市的高速发展和文明演进,说到底是为了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如果一场大雨就给人们带来诸多麻烦,那恰恰说明城市建设还不够完善,还需进一步发展。地下排水系统正是在硬件上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比光鲜亮丽、触目可及的高楼大厦更为重要。
从容面对恶劣天气,除了需要过硬的硬件设施外,高水平的政府管理同样不可或缺。这不仅涉及到政府的危机应对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更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全力配合。以香港为例,今夏,当12级台风“韦森特”肆虐之际,正是政府各部门最繁忙之时:教育局发停课通知、民政署开放临时庇护所、运输署及时收集交通及道路的资讯并通知媒体……与此同时,企业允许员工提前下班,几乎每个香港市民都知道8号风球、黑雨警告的涵义,人们主动避让,有条不紊地应对13年来最强的台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尤其是在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如何立足自身实际,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建设管理者要及时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坚持面上与地下并重原则,扎扎实实抓好地下交通、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注重群众参与,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风雨虽然无情,但我们可以未雨绸缪,竭尽所能将损失降至最低。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担当和作为,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只要我们在发展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去,就能让我们居住得更安全更舒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