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复兴“大武汉”
时间:2012-08-02 07:24:5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梁相斌 廖君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主动谋划和主动作为的结果,“大武汉”需要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1999年,美国《未来学家》杂志6--7月刊发表了麦金利·康韦所著题为《未来的超级城市》的文章,预言中国的“大武汉”、“大上海”将进入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之列。十三年过去后的今天,世人皆知上海在哪里,而武汉在超级城市的排名中仍不见影踪。
 
    在城市经济连续1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从2011年开始,武汉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武汉考察后明确表示,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再次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天时”“地利”“人和”均已具备
 
    “当时我在外贸进出口公司工作,全省甚至周边一些省份需要进口紧俏的药品、服装等,都得来找我们。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得通过我们来出口创汇。”武汉30年前的辉煌,市民老张仍然记忆犹新。
 
    老张对本刊记者回忆,当时全国系统开会,各个分公司代表发言的顺序,武汉公司仅次于上海和天津。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这种强势地位开始逐渐散去,沿海一大批民营外贸公司崛起,2003年,老张所在的外贸公司只得改制。
 
    老张的个人经历,实际上反映出武汉在全国经济版图上地位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国家156项“一五”重点工程,占总投资1/4的7项大工程选在武汉,成就了武汉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的地位。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武汉经济总量、工业净产值居全国大城市第四,紧随京津沪三大直辖市。
 
    昔日荣光,让武汉人习惯了在“大武汉”的旗帜下生活。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武汉中部老大的地位逐渐下陷,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寻求新起点,凝聚新力量,武汉人始终不甘落后。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武汉经济总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先后超越宁波、成都、南京等副省级城市,2011年末已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五位。武汉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跑线上,重振武汉雄风正当其时。
 
    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之后,2009年,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随着多项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凸显。2011年底召开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遭遇经济塌陷之痛的武汉人,痛定思痛,谋求重新崛起之路,制定了新一轮的发展目标,提出要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构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武汉区位优势明显、政策机遇很好、发展劲头很足,可以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天时”、“地利”、“人和”均已具备。
 
    大武汉的国家中心城市宏图
 
    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榜上有名。
 
    相比较于这些城市,无论是GDP,还是城市影响力、对外开放度,武汉都略显弱势。在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看来,武汉并不期望在很短时间内全面赶上它们,但必须尽快缩短与它们的差距,在某些有优势的领域要走在它们前面。
 
    国家中心城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率先提出,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在国家经济结构和战略布局中具有重大功能作用,并能代表本国参加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其在全国应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一理论后被写入住建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
 
    武汉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底气何在?武汉市政府参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对本刊记者表示,武汉谋求历史地位的回归,至少有区位、科教和产业三大优势。
 
    区位方面,武汉继成为全国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网枢纽后,又被确定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城市。科教上,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北京、上海等城市。而汽车、钢铁等大产业的优势,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
 
    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唐良智都表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主动谋划和主动作为的结果,需要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奋斗。“迈向国家中心城市,有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必须以对武汉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强烈使命感,从现在开始,一心一意‘做工、挖渠’。”
 
    按照规划,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是:未来5至10年,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三大中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为千万市民打造幸福武汉、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三大软指标,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迈向国际大都市。
 
    在创新引领方面,武汉将以“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标准打造东湖示范区,紧盯美国硅谷等世界级创新中心,将光谷建成国家高新技术创造中心、新兴产业生成中心,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真正成为世界的“光谷”。在光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云计算等高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在全国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在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建设方面,织就一张以武汉为中心,辐射省内外城市的高速客运通道和大运量货运网络,1小时通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达中部省会城市、4至5小时至京沪穗渝蓉等大城市。航运方面,将创造航运“武汉标准”。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成连接沿江、沿海的长江航运中心和我国中西部联通海外的水路运输网络。依托在汉众多航运企业和设计研究院所,在船舶设计、航运价格、服务流程等方面创造“武汉标准”,增强武汉航运业话语权。
 
    同时,规划第二机场,力争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国门”,天河机场成为全国大型航空枢纽,进入全国机场十强,争开美国、非洲、澳大利亚航线,空中航线通达全球。规划建设天河机场货运航站楼和江南第二机场。
 
    在产业带动方面,去年,武汉经济总量6756亿元,今年将超过8000亿元,明年可望过万亿元,接近重庆现有水平。武汉市提出,尽快迈入GDP万亿俱乐部,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前三甲,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以上,并再用5年左右时间使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
 
    一批重点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全国第一、世界先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打造位居全国前列的汽车生产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钢铁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形成强大产业集群。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国家“资本特区”、国家商贸中心、全国物流中心以及国家级会展中心。
 
    另外,在综合服务方面,将建设打造全国教育服务中心、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全国工程设计之都、华中“总部之城”。建设辐射全国的市场体系,筹建大宗商品交易所、碳交易所,在矿产、农村综合产权、金融资产等方面扩大交易规模和辐射范围,建立“武汉价格”指数平台,形成辐射全国的能力。
 
    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引领作用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武汉预计完成GDP超3700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四。预计GDP增幅12%左右,回落0.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及全国同类城市。经济增幅居副省级城市第二。
 
    作为武汉最重要的中心城区和江南的核心区,2012年武昌区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区127项重大项目预计实现投资200亿元以上,有14项重大项目即将开工。
 
    武昌区委书记李忠介绍说,自2003年起,武昌区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引擎效应凸显,已入驻总部企业达到156家,其中国际国内500强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86家,税收过亿元企业12家。
 
    他说,助力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昌区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明确了推进高端服务业示范区、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公共服务管理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作为最早开始研究国家中心城市这一课题的专家,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秦尊文认为,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还需付出很大努力。首先,武汉2011年GDP在6700亿元左右,距离国家中心城市万亿GDP还有不小差距。其次,武汉还需发挥城市圈辐射作用,将8+1城市圈的“发动机”调至最大,形成发展合力。最后,武汉还需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示范作用。
 
    他建议,武汉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要发挥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引领作用。一是研发和输出两型的“武汉技术”。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使武汉成为“两型”技术的研发基地。
 
    二是建设和运用好两型的“武汉平台”。利用湖北(武汉)是中部唯一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机遇,依托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建设碳交易平台,适时开展碳中和交易。
 
    三是打造和输出两型的“武汉模式”。鑫飞达公司的便民自行车武汉模式、格林美的废旧电池回收模式等,已成功向外输出。为提升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应加大将武汉“两型社会”成功模式向外输出的力度。
 
    为他看重的另一方向是,武汉应发挥文化教育的辐射作用。通过挖掘软资源,迅速培育起源源不断、不易为对手模仿和超越的创作、创新、创造能力,形成武汉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种技术、工艺、商业模式都会被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模仿和超越,而文化实力则要上百年的积淀。”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