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主动谋划和主动作为的结果,“大武汉”需要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1999年,美国《未来学家》杂志6--7月刊发表了麦金利·康韦所著题为《未来的超级城市》的文章,预言中国的“大武汉”、“大上海”将进入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之列。十三年过去后的今天,世人皆知上海在哪里,而武汉在超级城市的排名中仍不见影踪。
在城市经济连续1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从2011年开始,武汉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武汉考察后明确表示,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再次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天时”“地利”“人和”均已具备
“当时我在外贸进出口公司工作,全省甚至周边一些省份需要进口紧俏的药品、服装等,都得来找我们。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得通过我们来出口创汇。”武汉30年前的辉煌,市民老张仍然记忆犹新。
老张对本刊记者回忆,当时全国系统开会,各个分公司代表发言的顺序,武汉公司仅次于上海和天津。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这种强势地位开始逐渐散去,沿海一大批民营外贸公司崛起,2003年,老张所在的外贸公司只得改制。
老张的个人经历,实际上反映出武汉在全国经济版图上地位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国家156项“一五”重点工程,占总投资1/4的7项大工程选在武汉,成就了武汉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的地位。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武汉经济总量、工业净产值居全国大城市第四,紧随京津沪三大直辖市。
昔日荣光,让武汉人习惯了在“大武汉”的旗帜下生活。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武汉中部老大的地位逐渐下陷,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寻求新起点,凝聚新力量,武汉人始终不甘落后。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武汉经济总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先后超越宁波、成都、南京等副省级城市,2011年末已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五位。武汉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跑线上,重振武汉雄风正当其时。
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之后,2009年,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随着多项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凸显。2011年底召开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遭遇经济塌陷之痛的武汉人,痛定思痛,谋求重新崛起之路,制定了新一轮的发展目标,提出要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构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武汉区位优势明显、政策机遇很好、发展劲头很足,可以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天时”、“地利”、“人和”均已具备。
大武汉的国家中心城市宏图
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榜上有名。
相比较于这些城市,无论是GDP,还是城市影响力、对外开放度,武汉都略显弱势。在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看来,武汉并不期望在很短时间内全面赶上它们,但必须尽快缩短与它们的差距,在某些有优势的领域要走在它们前面。
国家中心城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率先提出,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在国家经济结构和战略布局中具有重大功能作用,并能代表本国参加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其在全国应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一理论后被写入住建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
武汉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底气何在?武汉市政府参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对本刊记者表示,武汉谋求历史地位的回归,至少有区位、科教和产业三大优势。
区位方面,武汉继成为全国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网枢纽后,又被确定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城市。科教上,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北京、上海等城市。而汽车、钢铁等大产业的优势,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
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唐良智都表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主动谋划和主动作为的结果,需要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奋斗。“迈向国家中心城市,有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必须以对武汉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强烈使命感,从现在开始,一心一意‘做工、挖渠’。”
按照规划,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是:未来5至10年,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三大中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为千万市民打造幸福武汉、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三大软指标,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迈向国际大都市。
在创新引领方面,武汉将以“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标准打造东湖示范区,紧盯美国硅谷等世界级创新中心,将光谷建成国家高新技术创造中心、新兴产业生成中心,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真正成为世界的“光谷”。在光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云计算等高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在全国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在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建设方面,织就一张以武汉为中心,辐射省内外城市的高速客运通道和大运量货运网络,1小时通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达中部省会城市、4至5小时至京沪穗渝蓉等大城市。航运方面,将创造航运“武汉标准”。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成连接沿江、沿海的长江航运中心和我国中西部联通海外的水路运输网络。依托在汉众多航运企业和设计研究院所,在船舶设计、航运价格、服务流程等方面创造“武汉标准”,增强武汉航运业话语权。
同时,规划第二机场,力争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国门”,天河机场成为全国大型航空枢纽,进入全国机场十强,争开美国、非洲、澳大利亚航线,空中航线通达全球。规划建设天河机场货运航站楼和江南第二机场。
在产业带动方面,去年,武汉经济总量6756亿元,今年将超过8000亿元,明年可望过万亿元,接近重庆现有水平。武汉市提出,尽快迈入GDP万亿俱乐部,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前三甲,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以上,并再用5年左右时间使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
一批重点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全国第一、世界先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打造位居全国前列的汽车生产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钢铁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形成强大产业集群。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国家“资本特区”、国家商贸中心、全国物流中心以及国家级会展中心。
另外,在综合服务方面,将建设打造全国教育服务中心、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全国工程设计之都、华中“总部之城”。建设辐射全国的市场体系,筹建大宗商品交易所、碳交易所,在矿产、农村综合产权、金融资产等方面扩大交易规模和辐射范围,建立“武汉价格”指数平台,形成辐射全国的能力。
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引领作用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武汉预计完成GDP超3700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四。预计GDP增幅12%左右,回落0.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及全国同类城市。经济增幅居副省级城市第二。
作为武汉最重要的中心城区和江南的核心区,2012年武昌区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区127项重大项目预计实现投资200亿元以上,有14项重大项目即将开工。
武昌区委书记李忠介绍说,自2003年起,武昌区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引擎效应凸显,已入驻总部企业达到156家,其中国际国内500强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86家,税收过亿元企业12家。
他说,助力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昌区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明确了推进高端服务业示范区、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公共服务管理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作为最早开始研究国家中心城市这一课题的专家,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秦尊文认为,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还需付出很大努力。首先,武汉2011年GDP在6700亿元左右,距离国家中心城市万亿GDP还有不小差距。其次,武汉还需发挥城市圈辐射作用,将8+1城市圈的“发动机”调至最大,形成发展合力。最后,武汉还需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示范作用。
他建议,武汉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要发挥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引领作用。一是研发和输出两型的“武汉技术”。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使武汉成为“两型”技术的研发基地。
二是建设和运用好两型的“武汉平台”。利用湖北(武汉)是中部唯一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机遇,依托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建设碳交易平台,适时开展碳中和交易。
三是打造和输出两型的“武汉模式”。鑫飞达公司的便民自行车武汉模式、格林美的废旧电池回收模式等,已成功向外输出。为提升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应加大将武汉“两型社会”成功模式向外输出的力度。
为他看重的另一方向是,武汉应发挥文化教育的辐射作用。通过挖掘软资源,迅速培育起源源不断、不易为对手模仿和超越的创作、创新、创造能力,形成武汉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种技术、工艺、商业模式都会被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模仿和超越,而文化实力则要上百年的积淀。”